9.窮根究底:哈佛人的深入思維(1 / 2)

9.窮根究底:哈佛人的深入思維

深入一步,就會有不同尋常的發現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林肯是美國總統,為美國作出了不朽貢獻的偉人。可是看一下他的人生經曆:1831年,經商失敗;1832年,競選議員落選;1833年經商破產,欠下巨債;1835年未婚妻去世;1843年落選國會選舉……1858年競選參議員失敗,直到他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成功。如果缺乏不斷堅持,深入到底的決心,林肯就不會有最後的成功。

哈佛學生熟讀美國曆史,他們中不少人對美國當年的西部淘金熱很感興趣。在這段曆史中,他們了解到這樣一個傳奇故事。

當淘金熱興起時,住在馬裏蘭州的達比和他的叔叔也懷著黃金夢想去了遙遠的西部,他們每到一處,就用手中的鶴嘴鎬和鐵鍬不停地地敲打挖掘。功夫不負苦心人,他們終於發現了一處金礦,他們覺得發財的機會到了,籌集了大筆資金購買了采礦設備,開始大規模開采。他們把挖掘出來的礦石運往冶煉廠,沒過多久,他們就收回了投資,成了腰纏萬貫的富翁。但是讓達比意想不到的是,正當他的發財夢做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突然發生了,金礦的礦脈突然消失了。盡管他們鑽探了很多地方,可是依然沒有發現金礦的影子。無奈之下,達比叔侄隻好忍痛將采礦設備賣給了一個收購廢品的商,帶著無盡的遺憾回到了家鄉。

那個買下采礦設備的商人原本打算將設備當作廢品賣掉,可是他忽然突發奇想:為什麼不去廢棄的礦井去試試呢?他請了一名采礦工程師,實地考察了一番。工程師認為這裏一定可以開采出金子,以前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工人不了解金礦的斷層線。結果果然如同工程師所料,就在離達比停止鑽探的地方隻有3英寸,他們就找到了礦脈。結果這名從事廢品收購的商人一下子成了西部首富。

達比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卻隻獲得極小的成功,其原因就在於他沒有將自己的努力再深入一步,以至於和成功和財富失之交臂。從這個故事中,哈佛學生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在追求財富與成功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要學會深入思考,深入到底的工作精神。一個沒有深入思維概念的人,往往會在正確的方向上不能堅持到底,在離勝利隻差最後一步的時候,產生動搖,開始後退。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的;“由於我們的大腦的限製,我們掌握不了出奇製勝的方法,往往會簡單地放棄。”隻有懂得深入思考,堅持不懈的人,才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深入思維就是將思維引向更深的層次。這是人們解決問題的一柄利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都是靠這柄利器最終得以克服的。如果我們在思考中深入一層,多問幾個為什麼,就能揭示出問題的本質,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日本著名汽車公司豐田公司總經理大野耐一就是一個善於深入思考的人。他在工廠裏提出一個口號:“不滿足是進步之母”。要求工人不滿足於對現有問題的了解,不斷深入思考,探究真相。有一次,公司汽車生產線上出現了問題,有一台機呂老是停轉。每次修好了沒多久,就又出現停轉的情況。工人們對這個故障無可奈何,隻好向大野耐一請教。

大野耐一聽了工人的彙報,問了第一個問題:“機器為什麼會停?”工人回答說:“因為機器的負荷太大,燒斷保險絲。”大野耐一又問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負荷太大?”工人回答:“因為軸承的潤滑不夠。”第三個問題:“為什麼潤滑不夠?”工人回答:“因為潤滑泵吸不上油來。”第四個問題:為什麼吸不上油來?是因為油泵軸磨損,出現鬆動。問題五:為什麼油泵軸會磨損呢?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有鐵屑混了進去。就這樣層層深入,一個為什麼接著一個為什麼,終於找到了問題存在的關鍵。以前為什麼沒有修好呢,因為工人隻是換保險絲,換油泵,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工人給油泵換上了過濾器,這台機器就正常運轉,再也沒有出現停轉的現象。

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探尋其原因時,一定要深入思考,追根究底,找出問題的核心,而不能僅僅滿足於停留在問題的表麵現象上。

愛迪生也是一個做事愛尋根究底的人,他的許多發明都源於他愛追問到底。正因為他的這種精神,他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有一次,愛迪生遇見一個朋友,看到他的手指關節腫了,疼痛難忍。愛迪生就關心地問:“為什麼為腫呢?”朋友聳聳肩膀:“我又不是醫生,怎麼知道為什麼會腫?”“就應該看過醫生了,他們怎麼說?”朋友歎口氣:“我去了很多家醫院,每個醫生說法都不一樣,大多數醫生認為是痛風。”愛迪生不了解痛風,就問:“痛風是什麼引起的?”朋友回答說:“醫生說是尿酸淤積在骨節裏麵。”愛迪生又追問說:“既然知道是這個原因,為什麼不從骨節中把它們取出來呢?”朋友無可奈何地說:“他們都不知道怎麼取出來。因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