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2 / 2)

(2)從《爸爸去哪兒》的選景方麵看

《爸爸去哪兒》的景址,節目組為了明星爸爸們和星二代孩子們能夠到不同的地貌、風景地區完成親子旅行生存體驗真人秀,景點都是未被開發過的且離城市不遠。節目組專門設置外景踩點部門,最終確定雲南水鄉普者黑、山東威海等6個風景迥異的地點。

(3)從《爸爸去哪兒》的營銷來看

首先,《爸爸去哪兒》設置了同名《爸爸去哪兒》的主題曲,由林誌穎(kimi)、王嶽倫(Angela)、張亮(天天)五隊嘉賓親自演唱。其次,2013年10月8日的《爸爸去哪兒》“首映觀影禮”,最後發出“爸爸去哪兒首映入場券”。而且融合電視、媒體、網頁等方式進行營銷。

三、從《爸爸去哪兒》看大眾文化對綜藝節目的啟示

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受到廣大觀眾的關注、喜愛和追捧之後,明星們對孩子的信息不再像以往遮遮掩掩,而是紛紛選擇曝光在大眾的視線中。例如,陸毅、李亞鵬、黃磊紛紛公開表示希望可以帶孩子參加《爸爸去哪兒》。含有大眾文化明顯特征的《爸爸去哪兒》對綜藝節目的影響具有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目的商業化和日常性相結合

每期《爸爸去哪兒》都是在充斥著商業化的日常的生活中進行。在現代化社會中,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生活,特別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男耕女織”的影響下,男性的目標就是解決家庭的物質需求,現代性女性不僅要忙事業也要兼顧家庭。由此,中國家庭中嚴重缺失孩子與父親之間的精神交流。而《爸爸去哪兒》的主題就是呼籲爸爸們要回歸家庭,重視親子之間交流與互動。同時,《爸爸去哪兒》的宣傳力度極為強大。不僅開播“爸爸去哪兒首映觀影禮”,而且還參加了宣傳力度極大的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

第二,文化的多元化和流行性相結合

大眾文化促進了文化多元化,進一步促進了文化的繁榮發展,也融進了影視界。同時,《爸爸去哪兒》的五位星爸爸們來自不同的省份和職業,他們自身代表著不同地區的人文特色和職業觀。因此,他們自身就是流行性的映射。例如自出道兩個月就席卷全亞洲的“亞洲小旋風”林誌穎,一“跳”而紅的帥氣俊朗的跳水王子田亮,導演諸多音樂電視和廣告的王嶽倫,登上米蘭時裝周的中國第一人張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職業文化造就了不同教育方式。如,郭濤的放養式教育、田亮的平等式教育等。

第三,內容的娛樂化和親情化相結合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壓力使人們無從釋放。人們最希望通過日常的感性愉悅暫時擺脫苦惱,滿足需求。而明星父子真人秀互動節目《爸爸去哪兒》中所體現出的最純真的童趣和父子之間最真實的感情,不同於其它做秀節目。它使受眾感到快樂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內心的需求以及對明星窺視欲的好奇心。由此可見,綜藝節目要直觸人們內心裏最真實和最淳樸的快樂。

結語

綜上所述,《爸爸去哪兒》體現出鮮明的大眾文化特征,同時,它並未擺脫大眾文化的複製性特征。其它電視台也先後出現同類真人秀節目。由此,我們應重視大眾文化的優點,同時也要規避其缺點,發揮大眾文化對綜藝節目最大化的有利影響,促進其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