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廉潔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入共同推進(1 / 2)

廉潔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入共同推進

廳室建設

作者:劉璿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產生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廉潔文化是廉潔理論和行為方式及相互關係的文化綜合,是關於廉潔的知識、概念、製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的總概括。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廉潔文化的參與,廉潔文化建設必須以企業文化為依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融入,共同推進,共同作用於企業的發展。隻有二者有機結合,共同作用,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稱雄。

企業文化培養員工愛崗敬業的主人翁責任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文化建設有三個主要環節:一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一種源於物質生產又能促進物質生產的群體意識,它不僅滲透到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麵,且如一麵旗幟,給人以理想、激勵、榮譽和約束,進一步規範員工的行為。二是企業形象。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企業形象體現著企業的整體內涵,反映企業的整體素質。企業形象直接表現為產品質量和員工的文明素質,高質量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和較高的文明素養,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文明程度和良好的信譽感,而且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三是文化體係。文化體係包括文化目標、文化發展方向、文化建設製度、文化設施等方麵內容,是培育企業精神、傳播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形象的重要手段和陣地。

廉潔屬於政治文明的範疇,文化屬於精神文明的範疇。廉潔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屬於思想道德文化,它體現的是“以人為本”“以德治腐”的思想,其功能是培養人們在思想上崇尚廉潔、拒絕腐敗的價值觀念。廉潔文化應當具體體現在宣傳文化、教育文化和行為文化之中,應當是製度和精神的統一。宣傳、教育、製度是廉潔文化的載體,培養崇尚廉潔、拒絕腐敗的思想道德觀念是廉潔文化的靈魂。

企業廉潔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廉潔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理念識別係統、行為識別係統、形象識別係統建設緊密結合並使之相融相通。企業廉潔文化主要有四個特征: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企業幹部職工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企業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企業廉潔文化的形成需要經過以下三個方麵的過程:一是工作主體通過導向,使工作客體對主體傳播的廉潔文化內涵的理解,也就是結合企業各個時期的任務,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進行廉政宣傳教育,使黨員幹部對廉潔工作產生正確的認識,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不斷提高黨員幹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是工作客體思想情緒得以理順。針對心理不平衡、有困惑的黨員幹部采取以情感人、典型示範、日常教育、自我教育、現身說法、個別談心、座談討論等形式,使黨員幹部構築起新的心理平衡,產生對貫徹黨的廉政建設方針政策以及做好企業安全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在黨員幹部對廉潔工作產生質的變化後,不但從思想上接受、認同,而且用於指導實踐,落實在行動上。建設廉潔文化既是適應當前反腐倡廉形勢的需要,又是全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需要。

企業文化和企業廉潔文化,兩者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相同的是兩者均屬觀念形態,都服務於企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這個中心。黨員幹部的廉潔形象,共同價值取向,企業精神氛圍的形成,要靠廉潔文化去強化。企業文化的培育,要靠有力的廉潔文化去推動去促進。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人的價值,發揮人的主體作用和集體功能,通過環境的熏陶和管理製度、規則、紀律等手段,達到對集體目標的認同,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使每個人都能為集體目標的實現而努力奮鬥。

不同之處在於,廉潔文化主要是以營造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氛圍為指向,樹立牢固的廉潔理念,構築反腐倡廉的社會公眾的思想體係為根本任務。而企業文化則以研究企業管理演變規律,總結企業管理經驗,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增強企業競爭力為基本內容,著眼於增強企業群體意識,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形成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文化氛圍。廉潔文化主要是通過各種載體的教育,使廉潔意識內化為黨員幹部的思想準則和道德準繩,外化為黨員幹部倡導廉潔的自覺實踐,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促進廉潔企業的形成和發展。而企業文化建設是以企業精神為核心,融教育、環境、經營、管理製度、產品質量等諸文化為一體的文化,其實質是把“以人為本”作為企業發展最基本的動力。從企業文化建設內容來看,搞好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廉潔文化參與,而搞好廉潔文化又必須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廉潔文化的發展可以有力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