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一平認為:“一個成功的推銷員在遭遇挫折或失敗時,要能永遠不認輸,屢仆屢起,咬住不放,堅持到最後勝利為止。”
他還說過:“我認為,毅力和耐力才是推銷員奪標的秘訣。”
心情對行為的影響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隨著心情變化,結果時好時壞,這種現象是不可否認的。
以樂觀、悲觀的態度看待事物,純屬人生觀的問題,無所謂孰好孰壞,但是在幹推銷這行時,則毫無疑問,樂觀者較易成功。與其杞人憂天或在意不理想的結果,不如去思考更積極的方法,歸納出一串可行的方案。
有些推銷員生性悲觀,凡事都往壞處想,以致在展開行動之前,擺滿了失敗的借口,這樣如何會有好成績?隻有自毀前程罷了。
推銷這種經濟活動,並不像哲學、宗教那般屬於永恒、神秘的課題,是以人類為中心一類形而下的問題。屬於形而下的任何課題、問題,絕對都有它解決的辦法,因此推銷字典中,絕無“不可能”三字。乍聽之下,你可能會懷疑,但是遇到問題隻要仔細思考後,就能找出許多解決困難的方法。屬於推銷員個人的因素也一樣,不可能存在太多的難題。
可是有人卻喜歡大模大樣地列舉一些理由,仿佛是生命中的大事。不可否認,辦不到的借口多的數不清,但愛找借口的人,失敗的機率往往高於常人,因此絕不能在做事之前,就開始找借口搪塞。
即使成功的機率隻有些微,但隻要存在著可能,就要勇敢地接受挑戰。也隻有勇於接受挑戰,才會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倘若在一開始就放棄,勝利的號角絕不會為你響起。
當然,自我挑戰不隻是在精神論的範疇內說說而已,光憑口號來對抗問題,無疑是以卵擊石。必須找出問題症結,用實際行動加以解決,具體的方法是:增加訪問戶數、延長活動時間、鎖定目標、提高會晤和訂約率等。
思考可行的方法不隻是獲得成功這種實質利益,它還能引發心情愉快、思考效率提高、頭腦更加靈活等一連串效應。這些效應的價值是可以提高你的能力,使你在麵對任何工作時,都能愉快勝任,因此是一舉數得的。
總之,經常去思考可行的方法有利無弊,是自我成長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