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2 現金流量及其度量(2 / 3)

(2)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及其局限性

基於利潤指標的財務分析受會計方法、會計估計、收入和費用確認的具體原則的影響。為了使利潤指標更具有分析、比較價值,需要仔細地檢驗遞延資產賬戶、庫存賬戶、折舊、投資活動的記賬方法、接收捐贈的公司股票或其他資產、收入的確認方式、報表附注上的負債等等。投資者對財務報表的術語的認識相當有限。例如,一般投資者難以理解市盈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公司為什麼將來可能會麵臨財務危機。這些現實因素促使人們尋求可以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比較的新的評估方法。新的估計方法必須與企業所用的具體的會計方法無關。基於現金流量的估價方法正是適應這樣的需求而開發的財務分析方法。它對企業采取何種記賬方法並不敏感,相對利潤而言更不易受企業管理層的控製,並且可以用於檢驗企業利潤的質量。

首先,投資者一般不會選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值的公司,而喜歡從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正值的公司中尋找投資對象。負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表明,該公司管理層不能合理處置公司的各項資產,或其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出現困難。例如,對於非易耗消費品行業,在其4-8年的行業周期中,經營應當較為穩定,每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應當為正值,而且還保持比通貨膨脹率高的增長率。對一些周期更長的行業來說,則可以稍微放鬆標準,將那些在8年中至少有6年都未產生正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公司排除在外。金融服務行業(或短期投資比例非常大的公司)是個例外。因為這類公司現金流量為負往往是由於購買股票或者使用現金等造成的。

其次,人們通常將價格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之比(即現金流量乘數),作為評估股票價值的指標。通常,具有相同的淨利潤指標的公司中,現金流量乘數越小的公司,其資產產生現金流入的能力越強,相對利潤質量越高。考慮到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許多證券分析師認為,當某一股票價格等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三倍時值得買入。

雖然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淨利潤相比,對檢查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和價值評估更合理,但是它仍舊存在缺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一方麵,公司公告本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可能包括了非常現金流量部分,如根據法院裁決必須支付的或收取的保險賠償金。這些類似的現金流量在以後的經營過程中再次發生的概率很小,因此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時必須將這部分非常現金流量排除在外。但是,當公司僅提供運用間接法推出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時,分析師一般較難準確計算出必須排除的非常現金流量部分。

另一方麵,人們對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關注並不是要求某一期間取得大量的現金流入,而是要求企業能夠持續運營,具有不斷增長的現金流量。如果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指標,會促使公司為了追求當期較高的指標值,而不對產生持續現金流量的資產和經濟活動進行再投入,從而造成競爭能力下降、主營業務萎縮,直至最終破產。相反,那些為了保持持續發展能力的公司在生產設備更新、分銷網絡維護、管理工具更新方麵投入了大量的現金,造成現金流量指標質量的下降。正是因為在激勵和區別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行為方麵存在缺陷,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指標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為此,財務分析師們引入自由現金流量的概念。

(3)自由現金流量概念的提出

自由現金流量是指除了在庫存、廠房、設備、長期股權等資產上所需投入的資金外,企業能夠產生的額外的現金流量。如果在持續經營的基礎上,企業除了維持正常的資產維護外還可以產生更多的現金流量,那麼該企業就有正的自由現金流量。企業可能將自由現金流量以股利的形式派發給股東,或者將自由現金流量留在企業中產生更多的自由現金流量。由此推斷,具有較高自由現金流量的企業在以後的生產經營中就可以產生越來越多的淨現金流量,從而其市場價值應當逐步升高。

也就是說,自由現金流量也可以作為投資選股的重要參考指標。

人們對自由現金流量指標的一個發展是周轉率指標,即自由現金流量與總市值的比率。它通常被作為選股標準。實證研究表明,自由現金流量占公司總市值的比率高的公司有明顯的超額回報。另外,一些金融管理公司認為自由現金流量乘以9-10倍相當於其股票價值。他們運用這一準則來判斷哪些公司已經被市場低估,從而將之作為收購、兼並的對象。

用自由現金流量指標作為評價公司未來價值的依據時,必須注意如何分析市場的反應。也就是說,如果簡單以股票的市場表現作為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指標可能會得出與自由現金流量理論相反的結論。有時,具有負的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司受到市場的追捧,而那些自由現金流量為正的公司的股票價格反而處於下跌的狀態。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當公司處於高速膨脹期(即公司在銷售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兩方麵都表現為高增長率,而且未來也可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時,這類公司增發股票以擴張並不困難。此時,其自由現金流量可能出現負值。當這樣的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為正值時,可能反而不再受到市場的歡迎。因為投資者認識到該公司已經進入成熟期,不會再有大的增長勢頭,不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足以應付維持現狀所需的資金,當然就沒有必要再進行融資,自由現金流量自然也就為正值。這樣的公司甚至可能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投資項目,不得不以股票回購的形式提高股票對於股東的價值。

但是從長期來看,一個公司持續產生負的自由現金流量,同時又沒有具有吸引力的項目用於增發新股,那麼它將有清算或破產的可能。

2)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與經營活動

現金流量不同的是,自由現金流量沒有嚴格的定義,因此它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其名稱眾多,如襲擊者現金流量、超額現金流量、多餘現金流量、可分配現金流量,以及可自由使用的現金流量。然而,這些名稱的假設前提是一致的,即在不影響成長前景的情況下公司可以分配給股東的最大現金。

在介紹自由現金流量的具體計算方法之前,有必要再次強調計算自由現金流量的目的。當期的自由現金流量可以用於分析公司目前的資金狀況,同時也被用於預測將來的自由現金流量,從而用於公司價值的評估。所以,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不僅要考慮在現有報表中取得數據的可能性,還應當考慮如何才能較為方便、合理地進行預測。

計算和預測自由現金流量的方法有兩種:直接法和間接法。在直接法下,現金流量分析師通過估計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構成,估計其中的酌量部分,再分析和預測主要的固定資產投資及其中的隨意部分。在間接法下,現金流量分析師從當期現金的變動開始,對影響自由現金流量的各種事項進行調整,將那些不是為了企業持續經營而發生的現金流動都從現金變化中剔除。下麵介紹具體的計算方法。

方法一:直接法計算自由現金流量。

(1)計算公式按標準普爾的定義

自由現金流量的一般定義是稅前利潤減去資本性支出。而在美國,大多數投資者計算自由現金流量時一般使用如下的公式:

自由現金流量=稅前利潤+折舊和攤銷-資本性支出應當注意,自由現金流量的簡單定義運用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粗略估計,即淨利潤加上折舊和攤銷。以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對利潤有影響,但對現金無影響的數據並不公布,人們隻能用大致的估計方法。這種估計方法在數據不全的情況下較為合理,相對來說也比較簡潔。然而現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按規定要在財務狀況表中定期公布,人們可以利用現成的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不過在實際工作中,簡單的估計方法仍然得到較多的應用。

無論是利用簡單算法還是從現金流量表中直接取得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的數值,自由現金流量計算的難點並不在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計算,而在於資本性支出及其隨意性部分,以及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中的隨意性部分的確定。

(2)隨意性資本性支出的計算

關於資本性支出有三點需要明確:

第一,企業所有的酌量支出中,最需要謹慎處理的就是資本性支出,因為資本性支出通常是現金流量表中最大的現金使用項目,而且其資金的收回往往要經曆多個會計期間。這就要求投資者必須仔細審查企業的資本性支出是否必要。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企業除為了維持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發展所必須的投資外,還可能會有一些隨意的資本性支出。在自由現金流量計算公式中扣減的資本性支出僅指那些必須的支出,而那些不是為了公司未來業績增長而隨意花費的資本性支出也是自由現金流量,因為這筆現金本來可以分配給股東,而且對公司的成長也沒有任何影響。

第二,有些證券分析人員熱衷於考察那些“維持性資本性支出的項目。也就是說,他們認為資本性支出隻要足夠維持當前的生產能力即可。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因為任何資本預算都應該考慮企業將來的需求。

第三,在考慮公司將來發展需要的前提下,確定合理的資本性支出限額對公司意義重大。因為如果超過了合理的限度進行投資,可能會造成公司在正常經營活動過程中資金不足,被迫削減當前的生產能力,會導致公司的現金狀況進一步惡化。

資本性支出有賴於經濟、行業和企業的自身條件,更有賴於其經營業務的預期增長率,這就使得預測資本性支出非常困難。通常由管理層來估計資本性支出。

預測資本性支出的一種方法就是將銷售成本的增長率同資本性支出的增長率相比較。假設為了維持某一特定的銷售成本增長率,資本性支出應該以大致相同的增長幅度增加。如果發現在某一會計期間內資本性支出的增長率明顯高於銷售成本的增長率,那麼有理由認為投資過度。並且這個過度投資就是隨意性資本性支出。它可以被看成是自由現金流量。表5-1列示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首先,估計最近三年資本性支出和產品銷售成本的年平均增長率。以2001年資本性支出為例,與1998年相比,其三年資本性支出增長了1.4203倍(124.7/87.8),平均每年增長0.1401倍(0.4203/3),因此三年平均增長率為14.01%。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