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誰是下一個接班人(2)(2 / 2)

既然如此,任正非還在等什麼?

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任正非在等自己的一雙子女成長起來。眾所周知,任正非是IBM的推崇者,華為的主要流程體係都是繼承IBM的,尤以耗資數億元的IPD流程為最。

IBM的創始人老沃森在位時,很多人勸他將IBM上市,但他始終不為所動,耐心等待自己的兒子小沃森成長起來。小沃森年輕時也曾讓他失望,但經過數年培養,最終成功接過了老沃森的衣缽。

對於家族企業來說,這樣的交接方式無疑是最完美的。對公司員工來說,隻要接班人能夠很好地帶領公司前進,大部分人是不會反對由子女繼承的。

果真如此的話,任正非的兩個孩子誰接班的可能性更大呢?從任正非的角度來看,可能更希望任平接班,但從資曆上來看,孟晚舟的概率顯然更大。

據說,孟晚舟高中畢業後就在華為做前台工作,憑借個人的勤奮,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後來居然拿下了南開大學的博士學位。孟晚舟自1993年加入華為後,曆任公司國際會計部總監、香港華為財務總監、賬務管理部總裁、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等職,現擔任華為常務董事兼CFO。

從入職時間來看,孟晚舟有足夠的資曆接班。但從工作經曆來看,孟晚舟的履曆太過單一,基本上沒有脫離過財務這條主線,對諸如研發、市場、人力資源等工作缺乏經驗。

對華為這樣的國際化企業來說,領袖絕對不應該是一個專才,而更應該是一個全才。以任正非的視野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也有能力培養一個更為全麵的孟晚舟,之所以沒有如此行事,很有可能是他沒打算將孟晚舟培養成接班人。

但讓人懷疑的是,在最新一屆高管名單中,任平並沒有出現在其中。如果任正非真打算讓任平接班的話,那麼孟晚舟或許會作為過渡人物為任平鋪平道路。當然,即便讓其他人過渡,以任氏家族在華為的力量,也足以保證最終權力的交接。

在最新一屆董事會中,孟晚舟和徐文偉占據兩席,任正非的弟弟任樹錄則是新一屆監事會成員。任正非在位期間,完全還有機會提升任氏家族人員在華為管理班子中的排位。

其實也難怪人們懷疑任正非的動機,任正非對任平的培養的確不遺餘力。在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任平被安排到華為工作,先後在市場部、采購部和中試部等部門工作,積累了不少基層工作經驗。

任平的性格和任正非有幾分相似,據說他曾向李一男推薦了一位朋友,但被拒絕,居然拍著桌子大罵了一頓。以李一男當年的地位,年輕時候的任平敢於如此,肯定是小霸王一樣的角色了。

時任中試部總裁的李曉濤在任平調出中試部時,曾給任正非寫了一份《關於任平在中試部工作的總結》的報告。任正非為此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給全體高層,感謝大家對任平的栽培。

很顯然,李曉濤對任平在中試部工作的重視,是受到任正非讚賞的,他的感謝信也表明他對任平的栽培。然而,那時候大家都還沒意識到任正非要培養任平,因此基本上沒什麼人作出回應。

2010年下半年,華為內部時有人事變動的消息傳出,徐直軍和胡厚崑都是在那個時期被接替分管業務的。更為轟動的消息是,華為將以每股30元的價格回購孫亞芳的股份,“分手費”高達10億元。這件事一度甚囂塵上,逼得華為不得不發表官方聲明平息事件。此後不久,華為高調發布了董事長孫亞芳參加胡錦濤主席訪問法國期間的中法經貿合作項目簽字儀式,以此來證明傳言的不實。

然而,輿論並沒有就此平息,甚至有媒體披露了這次事件的背景。據說,在2010年國慶節前的一次EMT會議上,任正非提議任平進入EMT,遭到以孫亞芳為首的眾多高管的強烈抗議,但任正非立場比較堅定。此後不久,紀平、費敏、洪天峰等幾位老人就淡出了管理團隊,而徐直軍和胡厚崑的具體分管工作也被取代,再加上隨後傳出的孫亞芳即將離職的消息,導致事件愈演愈烈。

事情過去一年多了,董事會也經過了調整,孫亞芳依然保留董事長一職,但其他經過調整的高管基本失去了事實上的權力。雖然任平未能進入華為的核心管理層,但從權力製衡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任平今後上位的阻力要小多了。

目前,任平是深圳市慧通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這家公司和華為關聯極大,很多服務都是麵向華為開展的。綜合各方麵信息,慧通商務應該是整合了部分華為內部創業的資源,經過重組而成的。

任正非如果打算讓任平接班的話,按理說不應該讓他脫離華為獨立發展,畢竟這樣一來雖然有機會培養任平獨當一麵的能力,但畢竟疏遠了和華為員工的關係,不利於培養任平和高管團隊的默契。

華為正在國際化的道路上發力,尤其針對美國人對華為神秘感的質疑,已經開始加大信息的透明度。按目前的發展態勢,要不了多久應該就會有更確切的消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