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提爾定律——團結,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法則釋義】
英國的前自由黨領袖?D?史提爾,提出了一條著名的經濟理論:合作是一切團體繁榮的根本,團結就是力量。這就是被管理界熟知的史提爾定律,其旨在告訴管理者們,合作是團隊精神的靈魂,但合作不能靠命令來維持,而應該通過有效的溝通機製,使合作變成一種心甘情願的行為,而正是這種行為,對企業的管理成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自己成為全能超人,可以及時應對企業發展中的所有問題,然而,這些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假想,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如此完美的管理者,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無論我們獲得過多少成就,都離不開自己所處的那支團隊。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團結是團隊建設裏至關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管理者在此擔任就角色,便是這種精神的傳播者與推廣者,任何時刻,團結都能將一件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將一次巨大的危機縮小化,它是團隊生存的基礎,亦是團隊得以高速運轉的重要保證,作為管理者的我們,必須清晰的認識到一點,那便是一個成功的團隊,必定要有團結互助的精神力量!
【經典案例】
於1977年才成立的蘋果電腦公司,能發展成為可以與IBM具有同等競爭力的電腦公司,其秘訣在於有一個團結互助的優秀團隊!當年,蘋果公司在麵對強大的競爭對手IBM公司時,28歲的董事長斯蒂夫?喬布斯並沒有打算讓路,因為在他的麾下,有一幫充滿著青春活力、有著親密無間合作關係的夥伴們為其撐腰。
在這群年輕人中間,作為管理者的喬布斯,對於“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有著極其深刻的認識,在他任職的期間,經常充當著教練與冠軍栽培者的重要角色,可以說,他是一個既狂熱又明察秋毫的天才,他的工作就是專門出各種新點子,對傳統觀念提出挑戰,進而加強團隊之間的親密合作,讓團結這個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很顯然,下屬不但是他各種構想的實踐者,更是團隊裏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員。
喬布斯為了讓自己的隊伍,達到團結一致的目的,真可謂是煞費苦心。當蘋果公司招聘新員工時,通常采取的錄用方式是麵談,這些新人可能會跟不同的人麵談數次才會被錄用,因為喬布斯希望他不僅僅滿足自己的要求,還要滿足整個團隊的需要,進而為大家的團結合作,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不僅如此,當對錄用做出最後決定時,喬布斯還會將自己的個人電腦產品——麥肯塔式機拿給求職人員預覽,如果他沒有顯出不耐煩,喬布斯便會拿出蘋果公司最新研發的產品,
來刺激他的反應,唯有他頓時激動的眼前一亮,才能夠成為團隊裏的正式成員。喬布斯之所以有如此舉措,是想測試其與隊伍中的成員是否誌同道合,因為隻有興趣與理想相近的一群人,才能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才能輕而易舉地進行最密切的合作。
在蘋果電腦公司中,至今依在招聘時延續著“麥肯塔式的經驗”,以讓每個製造新產品的團隊,都能夠在團結中獲得力量的源泉,因為當一個團隊組成以後,能夠有效完成任務的重要手段,就是在隊伍的支持下各盡其職。喬布斯還規定,每一項新產品的誕生,都必須有隊伍中每一個人的簽名,因為成績是大家的,所以名譽應屬於為此努力過的每個人,這就是喬布斯建立優秀團隊的秘訣。
在這種密切合作的文化氛圍中,喬布斯為蘋果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智慧啟迪】
任何一位管理者的成功,都離不開下屬努力不懈的付出與貢獻,而下屬們力量的源泉,往往又都來自團隊的團結精神,由此可見,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重下屬對於團結的認知。很多時候,管理者就像一個統領三軍的將領,如果我們手下沒有能打仗的兵,自然不可能打勝仗,然而即使兵在多,沒有一個團結互助的良好合作,也勢必無法獲得最後的勝利,因此,我們必須創造一個具有團結精神的隊伍,才能成就企業的輝煌!
提倡集體主義的合作精神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作為管理者的我們,應在隊伍中樹立一種統一的企業價值觀,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讓下屬們明白集體大於個人,進而使他們在工作時,第一時間考慮的是團隊的利益,而是他自己的目標或理想,倘若我們不對他們進行及時的教育與倡導,便會讓個人主義在團隊中漸漸蔓延,使得團隊不得不瓦解,甚至還會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
建立主人翁的良好氛圍
管理者都知道,如果下屬將企業當做家一般嗬護,必定會積極主動地配合自己,以更加努的力工作來維護企業利益,這就需要作為管理者的我們,在團隊中建立主人翁的氛圍,讓下屬覺得自己的勤奮努力,必然會得到企業更豐厚的回報。唯有如此,不但培養了下屬對企業的忠誠度,還使得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跟企業發展牢牢的聯係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