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突發事件報道中電視記者的職業素養(2 / 3)

電視媒體的這些特性,使得它在突發事件報道當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並使受眾在欲了解突發事件時形成對電視媒體的路徑依賴。

二、突發事件報道中記者的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記者從事新聞工作所必備的素質。對突發事件進行報道,既能體現一個媒體的采編實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一個記者的職業素養。突發事件報道是一類難度係數較大的報道任務,它考驗著電視記者的專業素質、責任意識、吃苦精神和人文關懷意識。

1、快速反應的專業意識

與會議新聞、賽事報道等可預知的事件不同,記者在進入突發事件現場之前缺乏一個完整的新聞策劃,有可能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在對事件的采訪過程中,如何快速組織好語言進行表達、如何進行提問等對記者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維護穩定的大局意識

突發事件由於其“突發性”和“破壞力”,極易產生巨大的社會震蕩,如果媒體不負責任地誇大事件的“慘”象,一旦超過受眾的心理承受力便會給社會和諧帶來不穩定因素。

因此,記者在對事件的報道過程中,應該傳遞一種必勝的信心和信念,倡導一種團結奮鬥的精神,發揮報道的建設性作用。

3、不怕犧牲的吃苦精神

新聞采訪有時候要冒風險,這就對記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隻有那些不畏艱險的新聞工作者才能取得成功。

2008年的汶川地震當中,本該在事件現場進行采訪的央視女記者徐娜,返回成都酒店,在現場連線過程中,她提供的不實信息遭到主持人的質疑,她的這種畏難表現受到觀眾的指責。

突發事件報道、戰爭報道,都要求記者冒著生命危險進行采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新聞工作的特點注定了記者這個職業的奔波性,吃苦耐勞是對記者這個行業的基本要求,多跑、多問、多看、多記、多想是記者進行新聞采訪工作的基本功。1958年,周恩來在廣東視察時曾經對記者說:“你們記者就像蜜蜂。到處采訪,交流經驗,充當媒介,就像蜜蜂采花釀蜜,傳播花粉,到處開花結果,自己還釀出蜜糖來。”②。要釀出5克蜜來,蜜蜂要采集上千朵花的花粉,可見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記者就要有肯吃苦的精神。

4、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

突發事件常常帶有極大的破壞力,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甚至造成人員的巨大傷亡。因此,記者在進行采訪和報道的時候,既要作為一個職業人向受眾傳遞信息,還要具備作為一個社會人的人文關懷精神。

在事件現場,記者的采訪可能會對剛剛發生變故的采訪對象帶來再次傷害,並且極有可能對救援工作帶來障礙,這些都是不該發生的事情。汶川地震期間,中新社記者麵對埋在廢墟中呼救的學生,毅然放下了手中的采訪工具,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雖然采訪任務沒有完成,但是他們的行為卻體現了新聞工作者所應該具備的人文關懷及其對職業倫理的恪守。③這種將群眾的生命權至於自身利益之上的行為值得每個新聞工作者學習。

三、加強記者職業素養的對策

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各種利益矛盾不斷,加之近年來氣候異常導致的自然災害頻發,因此需要加強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這樣他們才會處變不驚,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筆者以為,應該從如下兩個方麵加強記者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