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方媒體在我國新聞事件中的話語權爭奪(2 / 2)

中國媒體的全方位報道不僅使西方找不到多少“負麵”角度能來給中國抹黑,還使挑剔的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的救災行動普遍持讚賞態度,在世界各國關心中國的人群中獲得了廣泛的正麵反應。中國媒體贏回了主導話語權,打了一場漂亮的新聞戰。

但這僅僅是收回中國話語權的第一步,西方媒體以自己的政治觀點、經濟利益和文化取向作為取舍新聞的標準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他們仍會把自己放在世界主導者的地位,試圖將話語權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對中國所發生的新聞事件從非客觀性的角度橫加指責。從而實現其文化霸權主義的目的。③我們與西方媒體爭奪話語權的博弈任重而道遠。

三、中國媒體反擊西方媒體話語失衡的新階段

從對去年“3·14”事件到今年“7·5”事件的報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媒體帶有“偏見”的聲音確實有所改變,但其話語失衡的問題仍很嚴重。

2009年7月5日,新疆發生的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引起了境外媒體的高度關注。盡管中國政府對國外媒體的報道敞開大門,但某些西方媒體仍然對事實真相視而不見。他們不顧事實的真相,違背了新聞報道的公正,有失客觀,真實的職業操守。西方媒體對這次事件的報道,在所謂的有憑有據的圖片和文字梳理下,貌似客觀公正地向國際社會傳播著發生在中國的又一起中國政府鎮壓民眾的不義之舉。但是細究下去,很多文字用語與事實相差甚遠。他們用“偏見”代替“事實”,成為“疆獨”分子傳聲筒,甚至不惜用張冠李戴、顛倒黑白的文字和圖片進行報道。

中國媒體對此進行了反擊。無論是具有影響力的中央媒體如人民日報、中央電台,還是地方媒體,都協同一心加入到這次與西方媒體話語權的爭奪當中。他們更加注重用事實說話,針對西方媒體報道中的有悖事實的圖片與文字給予有利的駁斥。

在這次反擊戰中,中國媒體在堅守客觀公正的原則基礎上,給不同利益團體平等的發言權,更富說服性地還原事件的本來麵目,讓世界人民了解事實真相。以此將中西媒體爭奪話語真相的鬥爭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但是中國媒體與西方媒體的話語爭奪戰定然還會很漫長,我們需要再接再厲。這就要求我們應當主動反思自身在報道中的不足,祛除自我中心,建構事件相關人物的平等對話。這樣西方媒體才不會在代替我們反思的時候抓住我們的把柄大加抨擊,也會讓那些有損中國形象的不實報道在強有力的事實麵前不攻自破。

而我們在反擊的同時,也要盡力化敵為友,與西方媒體在承認、同情、理解彼此間差異的同時注意到內部深層次的共鳴,最終形成“實事求是的自覺意識”。④更好地引導世界輿論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①【法】德裏達著,何一譯:《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②郭紀,《擦亮我們的眼睛——從“3·14”事件報道看西方新聞觀的虛偽性》,【J】.《求實》,2008(8)

③方潔,《看互聯網新聞時代的信息對抗》【J】.《信息網絡安全》,2008(6)

④羅旋,《論中西新聞思維差異下的框架設定——以中國大陸和西方媒體對“放生大熊貓之死”的新聞報道為例》,《經濟與文化》,2008(7)

(作者:均為安徽大學新區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