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會議中的領導說話技巧(1)(3 / 3)

領導主持會議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負責搭橋連接、過渡照應、承上啟下,把整個會議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主持者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機敏的反應、良好的口才、高超的組織概括水平、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任務。

當會議出現沉默的時候,領導者首先可以試試激將法:“老黃,您今天一言不發,看來是想‘金杯漱口了’?”旁邊可能會有人接口:“老黃向來能說會道,今天怎麼會甘拜下風呢?”這樣一激,老黃還能不一吐鴻論嗎?或者你可采用迂回方式引他開口:“小張,你一直保持沉默,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對方可能會予以反駁,你正好順水推舟:“那你就是有不同意見了,說出來讓大家聽聽嗎?”有時也可以就某人的發言因勢利導,引導大家順此深入討論:“老鄭認為我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不在於嚴格考勤、考試上,而在於聯係實際改進教學方法,說得很有道理。大家對此議論一下吧!”對老鄭是個鼓勵,大家討論也有了方向,會議就會深入一步。

另外,生動的語言對於活躍會議氣氛、打破沉默局麵,調動與會者情緒具有重要作用。幽默型的領導主持會議,會議氣氛一般比較活躍,與會者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在主持會議時,適當插入幽默語言,能增強講話的生動性、趣味性,使與會人員在緊張的會議中獲得放鬆,促使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會議任務。

領導者要先對前麵的發言或講話中最精華的東西給予概括和肯定,畫龍點睛,做好鋪墊;然後根據後麵議題的特點,渲染蓄勢,讓聽眾感到貼切自然,順理成章。當然,由於會議類型不同,連接話語長還是短,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生搬硬套。若需要連接語,既可順帶,也可反推;可以借言,也可直說;可以設疑,也可問答。總之要使其別開生麵,恰到好處。

領導要能夠洞察現場情勢,抓住眾人共同關心的話題,廣開言路。你可以身先士卒,帶頭發言,為他人作好鋪墊;也可以語調親切,言語詼諧,吸引與會者的注意力,使那些持漠然態度者也能積極投入;也可以層層設問,啟迪思考,借助“頭腦風暴”傾聽更多意見。會議局麵的展開有賴於領導者的引導能力,但在根本上還在於領導者應具備較好的素質。

靈活應對,各種局麵的實用技巧

會議主持者盡管事先對會議進行了認真的準備,但在會議進行中往往還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麵和情況。對這些情況,主持者要沉著冷靜,靠自己的應變能力恰當地加以處理。

1.開局冷場

在討論中遇到無人發言或無任何反應,陷入冷場時,主持人應分清原因,分別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

一是與會者無思想準備,一時難以發言。特別是事先沒有打招呼,臨時召開的會議容易出現冷場,這時會議主持者可以鼓勵大家先談不成熟意見,在討論中再補充完善,也可以讓大家先做短暫的準備,然後發言;

二是與會者對所討論的議題不理解、不明白而感到無從開口,會議主持者應詳細、明確地交代議題,對與會者進行耐心啟發;

三是會議議題直接涉及與會者多數人的利益,因有顧慮而造成的冷場,會議主持者應先啟發與其利益關係不太大的,或者是大家公認比較正直、公道的人發言,然後再逐步深入。隻要有人開了頭,冷場就會變成熱烈;

四是會議議題有一定的難度和複雜性,一時不易提出明確意見而出現冷場,這時會議主持者可以由淺入深,啟發大家開動腦筋,逐步接觸問題的實質,也可以選擇分析能力強、比較敏銳的同誌率先發言,打開突破口再引導大家討論發言。

2.氣氛沉悶

會議中經常會出現沉悶的現象,這很正常。但是作為主持人,如果讓會議陷入沉默那就是失敗的,不合格的主持人。當一部分人在會議上沉默時,主持者應當思索沉默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會議中的沉默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害羞、膽小的沉默。有些人膽小,當他們想在眾人麵前講話時,舌頭就發緊。不要問一些使人難於回答的直接問題使這種人感到難為情,相反,問一些你認為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例如,有關他們的工作、家庭或他們如何處理某一特殊情況的問題。有機會就表揚他們,拍拍他們的肩膀,幫助他們克服發言時的不安心理。

有的人有較好的意見和看法,但因為某種顧慮而沉默不語。對於這種情況,主持人應想辦法打消這些人的顧慮,支持他們發言。有的人怕講不好,被人譏笑,既想講又不敢講,會議主持人要尋找機會鼓勵他發言,表示出對他的發言很感興趣,促使他大膽發言;

(2)清高的沉默。如果是與會人員清高閉守、不肯多言而保持沉默,這一類人往往是閱曆較深、比較嚴謹、有自己的見解。他們一方麵想表現自己,另一方麵又擺出一副清高不凡的架子。對這類人,主持者應該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尊重,讓他感覺到自己的意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