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會議中的領導說話技巧(1)(2 / 3)

下麵是一篇較為成功的歡迎詞的開頭,恰與上文中的實例形成對比:

“春來誰做韶華主,總領九英是牡丹。”古都洛陽迎來了第九屆牡丹花會。熱情好客的古都人民,誠摯地歡迎外國朋友、港澳台同胞和來自祖國各地的客人光臨洛陽!

主持人的歡迎詞真誠感人、恰到好處,令人如沐春風,烘托出喜慶的氣氛,又讓人感到與當時的場合相吻合而無媚俗之感。

控製節奏,緊扣主題的實用技巧

會議節奏的快慢能直接影響會議效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節奏過慢,會延長會議時間,浪費人力物力;節奏過快,有可能造成認識膚淺,對問題議得不深,研究不透,決策草率,達不到會議的目的,嚴重的會造成重大失誤。因此,領導者一定要注意控製好會議的節奏。啟發引導大家,始終遵循會議既定的議題去進行充分討論,才能達到預想的目的。

這就要求領導必須使與會者充分了解會議目的,一開始就要講明會議都有哪些議題以及與會者需要承擔什麼任務,等等。你可以在會前擬定一個會議計劃表,對會議議題的難易、議程的前後安排、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要有充分估計。在表述會議目的時,要做到表述清楚,有條有理。把會議的目的、要求、內容等全部告訴與會者,並且要做到層次清晰、邏輯嚴密、表達準確、中心突出。決不能邏輯混亂,主次不分,使與會者不知所雲、無所適從。

會議進行中要時刻留心會議的進程,控製好節奏。發現節奏過慢,應采取措施調動與會人員的注意力,主動提問,多加啟發引導,必要時也可提醒大家抓緊時間,圍繞中心議題,發表不同意見,相同意見從簡或不再重複。如果節奏過快,就要提醒大家沉住氣,時間充足,認真思考。

會議的時間有其限度。一般會議的時間以2小時為限度,是從考慮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的條件而來的。超過2小時以上拖拖拉拉、鬆鬆散散的會議,隻會增加疲勞而不會產生好的智慧。為了保證在有限的時間獲得滿意的結果,作為主持的領導者有責任控製會議的節奏,有張有弛,既使與會者充分交流意見,又要避免發生互相扯皮的現象。

有些發言者話太多。他們喜歡自己說話,似乎要利用每次會議來壟斷討論。對於這種情況,主持人出於對發言者的尊重,一般不應當麵直說,而應尋找機會作出巧妙的暗示。如果他發言了,給他適當的時間,然後說,“你提出的幾點很好。現在讓我們聽聽其他人的。”以此打斷他。如果這一招不靈,就限定時間,比如,每人發言兩分鍾。若是任由這些口若懸河者不著邊際、沒完沒了的鴻篇大論,結束討論怕是要“等到花兒也謝了”。

有的人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自己的意見而習慣於與周圍的人,竊竊私語,這往往會幹擾會議的正常進行。如果交談達到必須加以製止時,你可以通過直接提問來試著打斷交談者,也可停止發言,等著他們安靜下來。如果這也不管用,你可以對他們說:“如果你們有什麼要說的,請大聲說出來,好讓每個人都能從你們的討論中獲益。”

與會者在針對某個問題展開討論時,由於各自的學識、背景、素質、經驗與價值觀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作出的判斷、提出的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與會者往往會各持己見,據理力爭。這是討論深入的表現。但如果意見已趨向集中,這時主持人就應適時終止爭辯。否則,針鋒相對的雙方互不相讓,爭得麵紅耳赤,既浪費了時間,又妨礙會議下麵議程的進行。在一些情況下,會議或許會成為發泄私人恩怨的最好場合,有人會利用它來給部門、單位的工作製造麻煩。作為領導,很可能會成為惡語中傷的對象,遭到攻擊,你可能會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站出來和對方理論,這實際上已經偏離了會議的主題,不知不覺中正中對方下懷。他的目的就是要讓你狼狽不堪,在眾人心目中留下一個壞印象。作為會議主持者,要保證會議完成既定目的,巧妙的語言技巧,可以使你從不利境地中從容地走出來,避免一場無謂的爭吵。

有效地控製會議的進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使各項活動盡可能地依照事先預定進程推進,不要輕易加以變更。在有限的時間內,圍繞主題展開充分討論,那種天馬行空的“座談”,隻會使會議脫離軌道,進程緩慢,作為主持人,可以采用下麵的方法來糾正離題的人。你可以說:“這是個頗有意思的意見。這對討論我們的問題適用嗎?”這樣可能會使對方覺察到他們離題了,從而回到正軌上來。

打破沉默,積極引導的實用技巧

領導在主持會議的時候,要想順利打開局麵,打破會場上的沉默,引導會議朝預想的方向發展,這是與領導認識水平和良好的思維能力密不可分的。

領導的水平並不僅僅體現在以個人的權威和將自己的意圖強加於人,雖然要有“唯我獨尊”的威儀,但在方法上要注意靈活多變。在會議上要善於提問,積極引導,使會場呈現出一種生動活潑、毫不拘謹的局麵,才有可能從各種不同角度、不同側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