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領導與領導魅力——成大事者多是說話高手(2)(2 / 2)

概括地說,一個有修養的領導,不僅要具備科學的思想,還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個性品格。領導的個性品格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會影響著整個團隊的情緒和行事風格。

西漢末年,光武帝劉秀向謀士鄧禹詢問如何統一天下時,道:“天下如此的遼闊,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邦小郡,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夠統一天下呀?”

鄧禹回答說:“的確,現在天下群雄皆起,戰亂不息,前景確實難以預測。但是不論到什麼時候有一點是不會變的:百姓都盼望著明君的出現。自古以來,國家的興亡都取決於帝王德義的厚薄,並不是在於土地麵積的大小。隻要您別灰心喪氣,全心全意積王者之德,揚仁義之威,最終天下一定會歸於統一的。”

劉秀聽了鄧禹的這番話,心情舒暢了許多,重新又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在戰場上,劉秀對那些願意歸降的士兵,非但不加以懲罰,反而維持他們的原職讓他們參加劉軍,繼續作戰;對於歸降的將領們還一一封侯,並且頒布命令告知天下:“投降軍隊一律不予整編,維持原有編製,各降軍將領官複原位,仍帶領原部下參戰。”劉秀這樣優待降軍,令每個投降的人都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滿疑惑及不安,生怕劉秀什麼時候會改變主意。劉秀為了表明自己的誠心,經常一個人騎馬到各處營地巡視,特別是降軍的營地。投降過來的將士們見劉秀如此誠懇,自然產生了景仰之心,都誓為劉秀拚盡全力。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劉秀聽取了鄧禹的建議,能對降軍推心置腹,誠懇相待,確實是一種賢德大義的做法。降軍看到劉秀是一位度量寬宏的王者。為報答劉秀的知遇之恩,他們都盡心盡力輔佐劉秀。降軍追隨劉秀南征北戰,赴湯蹈火,為最終平定天下混亂,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一個團結的集體不但要靠科學、嚴密的管理製度來約束每一個成員的行為規範,更要靠融洽、和睦的環境來激發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領導者的個人品德就是打開這扇門的鑰匙。首先從領導者開始,隻有以德服人才能以情感人,若虛情假意,讓團隊中充滿了虛偽與欺騙,到最後隻能是分崩離析。

(2)正人必先正己

領導者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起到表率和模範的作用,謙虛禮貌地對待自己的下屬,不要以下命令的方式去管理。“上清而無欲,則下正而民樸。”要求下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領導語言和道德品質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因為一個人的語言會表現出他的想法和性格,當然也可以表現出他的道德水平。領導的道德水平一旦通過語言表現出來,那麼對下屬和整個集體的影響是相當大的。領導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下屬對你更加信服,使整個團隊更加團結。相反,低劣的道德水平會讓下屬對你心灰意冷,同時會助長團隊中的不良作風蔓延,並最終導致團隊人心渙散,直至走向滅亡。

領導者要時刻謹記“在人之上要視人為人,在人之下要視己為人”這句話,誠懇待人,以身作則,這樣才能使得下屬信服,獲得下屬的支持和愛戴。隻有具備高尚的品德,才能有強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夠使下屬發自內心地擁護你,而不是表麵上的恭維奉承。

(3)說話目標清晰明朗

領導的語言要表達出一個清晰的目標。即使有時候需要你的表達方式要含蓄隱諱,但一定要給下屬一個清楚的目標。領導講話不能含糊不清,指令不明,這樣會令下屬難以判斷,無法很好地完成任務。

(4)語言的表述要考慮到下屬的具體情況

領導講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下屬的性格特點、自身素質、心理和士氣等細節問題,這樣,才能使下屬對你的話心服口服。但在突出“領導霸氣”的同時,也要表現出你對下屬的關懷,並盡量使兩者融會貫通。這也是領導者以語言駕馭全局的根本所在。

總之,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想能很好地以語言駕馭局勢和下屬,就要把話說到點子上,把話說到下屬的心坎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時刻牢記冷靜地分析局勢,認清有利於自己的方麵。並且,在和下屬溝通時要時刻從下屬的角度出發審視一下自己的話語。用話語將自己的想法明明白白地闡述出來,使下屬變成自己忠實的擁護者,這樣就會很好地控製住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