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在鄉村的果子
醒俗
作者:劉國芳
我們已經去過好幾次黃源了,這個村有許多老房子。這天,我們又去了,才進村,就有一夥孩子跟在我們後麵,這些孩子大的十幾歲,小的五六歲。見了我們,大一些的孩子會說:“又來看老房子呀?”
我們笑笑說:“來看老房子。”
然後我們在那些房子間穿行,孩子仍跟在我們後麵,還說:“都是些爛房子,又沒有人住,有什麼可看的。”
孩子說對了,房子確實很爛,也沒人住。莫說這些爛房子,就是剛蓋好的新房,因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門上一把鎖,關了。好多房子這樣關著,村裏就冷清,好在有這些孩子,讓我們覺得村裏還有人。我們當中有個人,第一次來,見了那麼多孩子,就問:“這個村怎麼這麼多小孩,大人倒見不到一個。”
一個孩子接嘴說:“我奶奶在家,她到地裏去了。”
我說:“大人都到外麵打工去了,村裏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我說著時,看到一個老人了,站在一棵樹下。是一棵棗子樹,秋天時節,棗子熟了紅了。一個孩子見了棗子樹,忽地躥過去。這個孩子,我後來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棗,身上的衣服髒得像刮刀布。看見這個叫康棗的孩子往棗子樹下去,我以為他要摘棗子吃,但錯了,康棗摘了棗子不是吃,而是當石頭,往其他孩子身上扔。其他孩子也躥到棗子樹下摘棗子,摘了去扔那個叫康棗的孩子。然後便互相扔來扔去,跑走了。我們在孩子跑走後走近了老人,我說:“這些孩子怎麼把棗子當石頭扔呀,多浪費。”
老人說:“這家人打工去了,幾年都沒回來,每年棗子都爛了落了。”
我說:“你們也可以摘了吃呀。”
老人說:“村裏人走得差不多了,到處都是棗子,哪吃得完。”
老人這麼一說,我們才發現,村裏真的到處都是棗子樹。那些棗子都熟了紅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滿地都是。
而且,不但是棗子熟了沒人摘,柿子熟了,也沒人去摘。因為過了幾天我們又去了黃源,在村口就發現好幾棵柿子樹,那些柿子熟透了,掉了一地,也沒人摘。這時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走來了,我便問老人說:“我們可以摘樹上的柿子吃嗎?”
老人說:“可以。”
那孩子也說話了,他說:“想摘多少摘多少。”
我看著孩子,問道:“你叫什麼呀?”
孩子說:“我叫李子。”
孩子說著時,我們摘了柿子,給他吃,但這個叫李子的孩子不要,他說:“不要,我家有。”
我們隻好自己吃,熟透了,好甜。我於是問老人說:“這麼好吃的柿子怎麼不摘了賣?”
老人說:“劃不來,摘一天柿子也賣不了幾個錢,而打一天工,可以賺好幾百。”
我說:“那不浪費了?”
老人說:“浪費也沒辦法。”
我常在鄉下走動,知道柿子大多是野生的,熟了黃了,沒人要,也就罷了。但在黃源,許多橘子熟了,也沒人摘。那些橘子最後黑了,同樣落在地上,讓人可惜。
我們再去黃源,就看到好多橘子落在地上。康棗那些孩子還跟著我們,入冬了,天有些冷,康棗穿了一件大人的羽絨衣,衣服很大,看起來很滑稽。看我們往橘子樹跟前走過,康棗說:“你們摘橘子吃吧,這家人出去打工去了,不要這些橘子。”
我們同來的一個人說:“你們怎麼不摘?”
康棗說:“家家都有。”
我說:“這麼好的橘子就這樣落了,真可惜。”
康棗說:“有什麼可惜,他們在外麵賺大錢。”
我們摘了些橘子吃,其實很甜,但我們心裏還是有些酸酸的。
過了些時候,我們又去了。這天,看到的是很多柚子樹下落了一地的柚子。康棗和李子還有其他孩子同樣跟在我們身後,在柚子樹下,他們把柚子當球踢來踢去。踢了一會兒,他們就打鬧起來,那李子打了康棗一下,然後爬到柚子樹上去。在樹上,李子跟康棗說:“有本事上來呀。”
康棗也往樹上爬,但康棗穿著大人衣服,很笨拙,他倒是爬了上去,但樹枝被他弄得搖來搖去,跌下來不少柚子。
忽地,康棗也失足跌了下來。
跌痛了,康棗趴在地上嗚嗚地哭起來。
那個李子看康棗跌下樹去,便往樹下爬,可能手忙腳亂,他也一屁股跌在地上,痛得哇哇大叫。
我看著他們,忽然想到,這些孩子,其實也是遺落在鄉村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