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複印機的分類
(一)根據複印工作原理劃分
根據複印工作原理的不同,複印機可分為模擬複印機和數碼複印機兩種。市麵上的複印機大多數為模擬複印機。數碼複印機是近幾年來興起的數字化辦公潮流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數碼複印機具有高技術、高質量、組合化、增強生產能力和可靠性極高等一係列優點。
(二)根據複印的速度劃分
根據複印的速度不同,複印機可分為低速複印機、中速複印機和高速複印機三種。低速複印機每分鍾可複印A4幅麵的文件10~30份,中速複印機每分鍾可複印30~60份,高速複印機每分鍾可複印60份以上。
(三)根據複印的幅麵劃分
根據複印的幅麵不同,複印機可分為普及型複印機和工程複印機兩種。一般的辦公場所用的複印機均為普及型,也就是複印的幅麵大小為A3~A5。需要複印大幅麵的文檔(如工程圖紙等),則需使用工程複印機進行複印,工程複印機複印的幅麵大小為A2~A0,甚至更大。
(四)根據複印使用的紙張劃分
根據複印使用的紙張不同,複印機可分為特殊紙複印機和普通紙複印機兩種。特殊紙一般指可感光的感光紙,而普通紙是指普遍使用的複印機複印的紙。
(五)根據複印的顯影方式劃分
根據複印的顯影方式不同,複印機可分為幹法顯影複印機和濕法顯影複印機兩種。其中幹法顯影複印機又分為單組份顯影和雙組份顯影兩種。
(六)根據複印的顏色劃分
根據複印的顏色不同,複印機可分為單色複印機、多色複印機和彩色複印機三種。
二、複印機的安裝與工作環境
一般來說,複印機對工作環境、場地的要求並不大高,通常情況下都能正常工作。但並不是說複印機的安放可以不考慮場合隨便亂放,因為不良的環境對機器的壽命和複印質量會有較大的影響,給操作帶來不便,因此在安放和安裝複印機前,先要認真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書中提出的具體要求來執行。
(一)電源接地
一般複印機的電源電壓為220V±10%,采用單相交流電,電源頻率50Hz。複印機應避免接在電源電壓變化較大的電網中,因為電壓波動會造成複印機工作不穩定或複印性能變化,複印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為了保證複印機正常工作,應考慮給複印機配備交流穩壓電源。
複印機在接電時應將複印機可靠接地,否則複印紙在充電、轉印過程中會帶有大量電荷,而這些電荷是通過紙路靜電消除裝置消除的。若沒有可靠接地,紙與光導體會粘在一起,不易分開,造成卡紙。另外,複印機金屬外殼不接地,易造成觸電事故,所以複印機一定要可靠接地。
(二)環境溫度
複印機使用的環境溫度應保持在10~35℃。溫度過低,會對光導體有影響,造成複印質量差;溫度過高,會造成機器散熱困難,大大縮短連續工作時間。
(三)環境濕度
複印機應在室內相對濕度20%~35%的環境中使用。如果濕度偏高,會出現以下現象:
(1)引起高壓電極打火花現象。輕者影響複印質量,嚴重時會損壞光導體,使光導體表麵電位不易保持,引起顯影後的色粉圖像濃度降低。
(2)引起色粉結塊,造成載體攪拌不勻,色粉圖像線條粗糙,複印品的分辨率下降。
(3)造成複印紙受潮,引起輸紙裝置發生卡紙現象。
(4)影響轉印質量,造成複印品圖像不全或圖像偏淡,定影時複印紙起皺。
(四)通風防塵
複印機在複印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臭氧,因此複印機房內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同時機房內又要保持幹淨,因為灰塵會汙染複印機的光學係統,使反射率和解像度降低,造成複印品的底灰增大。
(五)安置條件
複印機的安置應保證處於水平位置,要保持平穩,無晃動,機器四周要留有一定的空間,後部距離牆至少在10cm以上。複印機安置的空間既要便於操作,又要利於保養。除此以外,複印機安置的地方不要受陽光直射,附近不要有氨、酸等有害物質,更不能有明火。
三、複印機的操作
各種型號複印機的複印操作方法大體相同。使用人員在操作前應認真閱讀隨機附帶的操作手冊,掌握操作方法,方可進行操作。基本過程如下。
(一)預熱
打開電源開關,此時複印機進入預熱狀態,操作麵板上指示燈亮,出現預熱等待信號,這個狀態將持續1分鍾左右。當定影溫度上升到規定溫度時,操作麵板上相應的指示燈亮或發出聲音,表示機器預熱結束,接下來便可以進行複印。如果機器沒有裝入紙盒、紙盒沒有紙或機器有卡紙等故障時,複印機將不能進入待機狀態,操作麵板將顯示相應的符號或故障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