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工作餐
按用餐時間分為工作早餐、工作午餐和工作晚餐。是現代國際交往中經常采用的一種非正式宴請形式(有的時候由參加者各自付費),利用進餐時間,邊吃邊談問題。在代表團訪問中,往往因日程安排不開而采用這種形式。此類活動一般隻請與工作有關的人員,不請配偶。雙邊工作進餐往往排席位,尤以用長桌更便於談話。如用長桌,其座位排法與會談桌席位安排相仿。
(二)宴請的準備工作
1.確定宴請名單
工作人員應根據宴請目的或主賓身份起草一份名單,最後由領導確定。選擇客人要根據賓主雙方的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來考慮。一般選擇與主賓身份地位接近的人。與主人關係密切的朋友、業務夥伴是比較合適的人選。
2.確定宴會的時間
宴請的時間應對主客雙方都合適。注意不要選擇對方的重大節假日、有重要活動或有禁忌的日子和時間。例如,對信奉基督教的人士不要選13號,更不要選13號是星期五的日子。伊斯蘭教在齋月內白天禁食,宴請宜在日落後舉行。小型宴請應首先征詢主賓意見,最好當麵約請,也可用電話聯係。主賓同意後,時間即被認為是最後確定,之後依此約請其他賓客。
3.確定宴會的地點
宴會地點要考慮規格,規格高的安排在高級酒店或高級飯店,一般規格的則根據情況安排在適當的飯店進行。要考慮宴請對象,對文化素質高、有一定身份的賓客,宴請的衛生和環境尤其要講究。
4.確定菜單
宴請的酒菜根據活動形式和規格,在規定的預算標準以內安排。選菜不以主人的愛好為準,主要考慮主賓的喜好與禁忌。例如,伊斯蘭教徒用清真席,不用酒,甚至不用任何帶酒精的飲料;印度教徒不能用牛肉;佛教僧侶和一些教徒吃素;也有因身體原因不能吃某種食品的。如果宴會上有個別人有特殊需要,可以單獨為其上菜。大型宴請,則應照顧到各個方麵。菜肴道數和分量都要適宜,不要簡單地認為海味是名貴菜而泛用,其實有不少人並不喜歡,特別是海參。宜用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招待,用本地產的名酒。無論哪一種宴請,事先均應開列菜單,並征求主管負責人的同意。獲準後,即可印製菜單,菜單一桌兩三份,講究的也可每人一份。
5.安排桌次和座次
正式宴請都要事先排定桌次和座次。這是禮儀中很重要的問題。正式宴會一般均排席位,也可隻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隻排桌次或自由入座。無論采用哪種做法,都要在入席前通知到每一位出席者,使大家心中有數。現場還要有人引導。大型的宴會,最好是排席位,以免混亂。
國際上的習慣,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牌,如圖6-1所示。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如圖6-2所示。外國習慣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為準,主賓在女主人右上方,主賓夫人在男主人右上方。我國習慣按身份排列,以便於談話,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兩桌以上的宴會,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與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麵對主桌的位置為主位。
席位排妥後應放座位卡。如是涉外宴請,且是我方舉行的宴會,卡片中中文寫在上麵,外文寫在下麵。卡片用鋼筆或毛筆書寫,字應盡量寫得大些,以便於辨認。便宴、家宴可以不放座位卡,但主人對客人的座位也要有大致安排。
(三)宴請的基本程序
1.迎接客人
主人一般在門口迎接客人。也可以在宴會廳門口或休息室迎接客人,隨從人員可先到大門處等候客人,引領客人進入宴會場所。如有休息室,主賓可先進休息室小坐片刻,先到的客人也可以在休息室等候。此時,主人可介紹他們與主賓認識,然後由主人帶領大家進入宴會廳入席。
2.入席
主人陪同主賓進入宴會廳後,先在主桌入座,其他人員陸續入座;也可以主桌以外的客人先入坐,主桌人員最後入座。
3.致辭、敬酒
宴會開始應有儀式,通常由主辦方代表主持,當眾宣布宴會開始,並介紹主辦方的主要領導或主人,介紹主賓。主持宴會時應笑容可掬,端莊大方,並且要對每位客人都彬彬有禮,留心記住對方的姓名,不論相識與否都應一視同仁,不讓任何人受到冷落。
非正式宴請通常由主客雙方代表以敬酒方式簡單說幾句即開始就餐,正式宴會則由主賓雙方重要人物發表講話。按照國際慣例,簡單幾句致詞後,大家先彼此敬酒與用餐,酒過三巡之後,再安排正式講話。主人先講,主賓後講,也可安排即席發言。
4.進餐
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在宴請過程中,做主人的要始終掌握好進餐速度,以中速為好,照顧主賓。席間主人也要引導客人愉快地參與交談,巧妙地選擇話題,使席間充滿和諧愉快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