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
是指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止,在這一期間所出售的商品房,即項目剛開發或正處於開發階段,尚未交付使用的商品房。期房在港澳地區也稱樓花。消費者在購買期房時應簽商品房預售合同。
現房
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時具備即買即可入住的商品房,即開發商已辦妥所售的商品房的大產權證的商品房,與消費者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後,立即可以辦理入住並取得產權證。
準現房
是指房屋主體已基本封頂完工,小區內的樓宇及設施的大致輪廓已初現,房型、樓間距等重要因素已經一目了然,工程正處在內外牆裝修和進行配套施工階段的房屋。
二手房
即舊房。新建的商品房進行第一次交易時為“一手”房,第二次交易則為“二手”房。
爛尾房
是指那些由於開發商資金不足、盲目上馬,或者錯誤判斷供求形勢,開發總量供大於求,導致大麵積空置,無法回收前期投資,更無力進行後續建設,甚至全盤停滯的積壓樓宇。
尾房
又稱掃尾房,是房地產業進入散戶零售時代的產物,是空置房中的一種。一般情況下,當商品住宅的銷售量達到80%以後,就會進入房地產項目的清盤銷售階段,此時所銷售的房產,一般稱為尾房。這些房子大多沒有銷售競爭力,比如朝向不好、采光不足、樓層不佳等。
筍盤
是指業主急於出售、價格較為優惠的房源。
五證
房地產商在預售商品房時應具備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簡稱“五證”。其中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由規劃部門核發,建設工程開工證由建設部門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由國土資源部門和房屋管理局核發。
二、建築術語
建築麵積
是指建築物外牆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麵積,如果計算多層、高層住宅的建築麵積,則是各層建築麵積之和。建築麵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麵積、牆體柱體占地麵積、樓梯走道麵積和其他公攤麵積等。
使用麵積
是指房屋建築各層平麵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居室淨麵積之和(所謂淨麵積,就是要除去牆、柱等建築構件所占有的水平麵積),即建築麵積減去公攤麵積,也就是屋中的麵積。計算房屋使用麵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映房屋的使用狀況,但在房屋買賣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麵積來計算價格。
公攤麵積
也叫公用麵積,是指住宅樓內為住戶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設置的公共走廊、樓梯、電梯間等所占麵積的總和。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室、公共門廳和過道等功能上為整樓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麵積;各單元與樓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麵積的50%。
綠化率
也叫綠地率,是指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占居住區用地的比率。“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綠地)。其中公共綠地是指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於安排遊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遊憩綠地,主要包括居住區公園、小遊園、組團綠地及其他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但不包括屋頂、曬台的人工綠地。
配建設施
是指與住宅規模或與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套建設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的總稱。
低層住宅
是指一層至三層的住宅。
多層住宅
是指四層至六層的住宅。
小高層住宅
是指七層至十二層的住宅。
高層住宅
是指十層及十二層以上的住宅。
戶型
又叫房型,是指房屋的類型。常見的戶型有平層戶型、躍層戶型、錯層戶型、複式戶型。按照麵積又可分為小戶型和大戶型。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