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客戶交誠意金,以防止客戶無休無止地砍價、提要求)
客戶:“嗯,好吧。”
範例2
客戶:“小劉,你跟業主談價格問題了嗎?業主怎麼說?”
售樓員:“業主說最低62萬元。”
客戶:“62萬元?再便宜2萬元吧,湊個整,就60萬元吧!要是行的話,我馬上就簽合同。”
售樓員:“王先生,您看這套房子地段多好,不僅在二環之內,而且是四條公交線路的交彙處。再者,這套房子戶型也好,南北通透,大落地窗,采光條件絕對一流,小區環境和配套設施也是全市數一數二的。按現在的市場價格來說,62萬元絕對值了!”
(用強調利益法消除客戶的價格異議)
客戶:“可我還是覺得太貴了。”
售樓員:“王先生,您說得很對,現在的房價的確很高。但是,買房總比租房劃算得多。您想一想,一套房子買下來怎麼也得住上幾十年吧。就按50年來算吧,您一年也就支出12000元。可是如果租房,這個地段至少每年也得2萬多元,而且到頭來房子還是屬於別人的。這多不劃算啊!”
(利用價格分解法消除客戶的異議)
客戶:“嗯,你說得也有道理。”
範例3
客戶:“你再跟業主好好說說,隻要能再便宜2萬元,我馬上簽合同。”
售樓員:“趙先生,不是我不想幫您談。您是不知道,剛才我去找業主談的時候,業主都跟我急了,連罵了我幾句難聽的話!不過這也難怪,前前後後已經找他談了七八次,他好不容易作出了最後讓步,同意62萬元了,您還要他再讓一步,這恐怕真的不可能了!”
(向客戶訴苦,讓客戶意識到議價的難度)
客戶:“你就再試一試吧。”
售樓員:“剛才業主說了,如果再跟他砍價,他就直接收回房子不賣了。我看現在這種狀況,我隻能去請我們經理試試了。”
客戶:“那行啊,那就讓你們經理去談談吧。”
售樓員:“趙先生,您總不能讓我們經理兩手空空去談呀,看業主現在的火氣,恐怕誰去都要挨一頓臭罵。您看這樣行不行,您先交10000元誠意金,讓我們經理拿著誠意金去跟業主談,業主看到您是誠心誠意買房,說不定還能作出一點讓步。怎麼樣?”
(引導客戶交誠意金,以防止客戶反悔)
客戶:“那好吧。”
業主報價後,客戶一張口就把價殺得很低
情景描述
業主報價後,客戶一張口就把價錢壓得很低,並且已經超出了業主的心理價位。
錯誤應對
1.找出房源的亮點和優勢,以此要求客戶加價。
(這種方法奏效的前提是房子亮點和優勢是客戶最為需要的,否則很難說服客戶加價)
2.告訴客戶價格相差懸殊,業主不可能答應成交,如果有心買,就出個實價。
(售樓員在回答客戶時,最好有個價格卡位,否則客戶很可能會在他出價的基礎上一點一點地往上加,這種議價方式成交的幾率非常低)
3.放棄努力,不再理會客戶,或者轉而推薦其他房源。
(這樣做是消極應對的表現,很可能會失去一位真正的客戶。正確的做法是使用話術巧妙地將客戶引導到你的價位上來)
情景解析
有時候,當業主報出房子價格以後,客戶會一張口就把價壓得很低,甚至低得超過了業主能接受的最低價。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通常有兩個:一是客戶不了解行情,擔心自己吃虧,所以還一個比較低的價格,試探業主的反應;二是客戶對業主的房子沒興趣,根本不想買,所以開個低價,想讓售樓員知難而退。其中,以第一種情況居多。在這種情況下,售樓員要想促成客戶與業主的交易,就必須想辦法拉高客戶的出價,使之等於或高於業主的底價。那麼,售樓員怎樣才能拉高客戶的出價呢?
對客戶進行價格卡位
當客戶的報價與業主的底價差距甚遠時,售樓員一定要控製好客戶殺價的底線,即對客戶進行價格卡位,否則就會讓自己在整個價格談判過程中處於被動地位。一般來說,售樓員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價格卡位。
在與客戶議價時,售樓員可以直接告訴客戶業主的底價是多少,並且告訴客戶,隻要其出價低於這個底價,就沒有成交的可能。這其實是在暗示客戶在該價位的基礎上進行加價。如果售樓員不這樣做,而是直接讓客戶加價:“您這個價位太低了,再加一點吧”,那麼,客戶就會在自己所出價格的基礎上一點一點地往上加,這種議價方法不僅會延長成交的時間,而且會大大降低成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