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這個男人倒蠻懂得情調(2 / 2)

他們看的是地方台,欄目叫“小橋流水人家”,說的是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江南人曆來以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自傲自居,因此電視台一期又一期地編製出同類型的節目,並試圖推陳出新,盡可能弄出些新意來。這一期說的是江南人住房的變遷。現在的江南人住的多是小洋樓公寓樓,跟原先前庭後院式的住宅已大不相同,更趨現代化。除了個別地方,那種深宅大院已不容易找到。那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在當今江南已不多見。江南人已從昔日的恬靜中走出,一個個奔波於工廠與公司之間。這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

在過渡中,像住宅這一類有代表性的江南特色已逐漸消失。電視旁白:“天井,這一熟之又熟的名詞也許我們的下一代要從詞典中才能領會它的含義。”聽到這,徐曉帆心頭一震,明顯地感到有個靈感冒了出來。

“一隻鷹從一口大井中騰空而出!”徐曉帆叫了起來。

魯峪康給她嚇了一跳,弄不清是怎麼回事。徐曉帆則高興地找來紙和筆,把這想出來的圖案草草畫了下來。“怎麼樣?”她遞給魯峪康看。

“你是用這個做柳強公司的徽標?”

“對呀,可能做別的嗎?” 徐曉帆看著魯峪康說。

魯峪康想了想,說:“這個還可以。有點創意”

“隻是可以?” 徐曉帆很不滿意魯峪康。“應該是很好,特別好。你想呀,這裏麵有騰空而起的意思,又有一點兒鷹翔九天的高度,還有一股很濃的說不清道不明的詩一樣的含義,用作裝飾公司名稱是最好不過了,這正了城市人現在說不清道不明的欣賞口味。”

“看你樂得。”魯峪康笑著說。

魯峪康不可能像徐曉帆那樣激動,她也不在意。徐曉帆一個勁地高興著。她說:“柳經理看了肯定會滿意的。”說到柳經理幾個字,她帶有明顯的感彩。她不知道有沒有引起魯峪康的醋意,她已管不了這麼多,無心管這麼多。她想這下肯定成功了,她肯定能進天鵬公司上班了。我已經立了一功,她想,他再不叫我上班就不合情理了。

第二天,徐曉帆本想一吃過早飯就去天鵬房產公司,可為了慎重起見,還是打算明天再去。她要利用一天的時間反複斟酌這個剛弄出來的徽標究竟好不好。她仔細對照柳強說的三個要點,覺得完全符合。會有什麼不妥嗎?她想不出。應該說是很好的,比他那個原來鑲嵌在公司門口的破圖標要強上幾十倍。這樣一想,她就有信心了。快要燒晚飯的時候,她終於耐不住了,奔下樓,在車庫裏拿出自行車迅速向柳強家騎去。

可徐曉帆並沒見到柳強。柳強還未回來。她按響門鈴,湯亞娟來開了門,她走了進去,看見客廳坐著一個栗色頭發的青年正在啃吃西瓜。那青年朝她點了點頭,她也朝他點了點頭。

“吃西瓜。”那青年友好的說,看上去非常禮貌。

“別客氣,”徐曉帆說,“你吃。”

徐曉帆偷偷地問湯亞娟,“這是你兒子嗎?”湯亞娟就說是的。徐曉帆於是仔細地看了看。他英俊,儒雅,但是有著男人的陽剛氣,這從他的眉宇間可看出。他那一頭栗色頭發很長很精神,有些天然卷曲。他瘦弱單薄,一雙眼睛像是寒光畢露,沒有笑意,喜歡直直地盯視,從中可看出少有的偏執,具有藝術家的氣質。

“也難怪他會寫小說了,他看上去就是一副大作家的模樣。”徐曉帆說。

徐曉帆和湯亞娟在柳凱輝對麵的沙發上坐下,柳凱輝遞過一片西瓜,說:“蘇蜜瓜,很好吃的。”徐曉帆笑著接下了。隻是不知為什麼,竟然不好意思在他麵前吃東西。她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生怕自己的吃相太難看。柳凱輝也遞一片給湯亞娟,湯亞娟搖搖頭,說:“你們吃,我還有事。”說完站起身跟徐曉帆說,“你慢慢吃,我去燒飯。”徐曉帆說:“要幫忙嗎?”湯亞娟說:“不要,你隻管坐這吃西瓜。”徐曉帆也就不客氣,坐著沒動,隻是嘴上說道:“那不好意思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