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企業應當有一個跨部門危機管理小組,日常做預測識別危機等預防性工作,提出各種應對預案。一旦危機發生,這個部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了解情況,擬定方案,提出措施,展開危機公關活動。
第二,企業在危機辨識預防上,要和政府、權威性機構保持密切的合作,得到他們的認可,就容易取得公眾和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如SK—11事件中,當該係列化妝品曝光查出含有違禁物質後,SKII係列產品在各大超市紛紛下架。保潔公司立即通過日本政府與中國質檢總局和衛生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公關。最後,質檢總局和衛生部聯合發表聲明,稱該產品是安全的。允許在中國境內繼續銷售。從而,一場風波漸漸平息。
【情景再現】
1.情景案例
1996年9月,湖南省常穗地區一位77歲的老人陳伯順去世。老人去世前曾服用過三株口服液。1996年底,陳伯的家人認為老人的去世是服用三株口服液的結果,遂將三株公司告上了法庭。一審,三株敗訴。1997年3月,二審,三株公司獲勝。雖然案子勝了,公司仍然蒙受了巨大損失。
問題:(1)請問,案例中的情況,企業領導人在哪一方麵的工作疏忽了?
(2)請問,這種危機在辨識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一方麵?
2.角色模擬
假設你是冠生園月餅的老總,請問你如何在危機發生之前辨識它?
3.思維啟蒙
危機的辨識不隻需要對自己企業內部情況的了如指掌,還需要和社會其他部門的有效協作,比如政府部門、新聞媒體以及谘詢公司等。請結合行業內的某個危機突發事件談談對這個觀點的看法。
4.實務訓練遊戲
把一塊豬肉藏起來,讓一條普通小狗和受過訓練的獵狗同時尋找,看哪條狗找到的比較快(目的:體會對事物的辨識能力需要反複學習訓練。)。
5.提升計劃
第一天
查閱資料,詳細了解危機之前應該注意的地方。
第二天
查閱資料,認識危機發生的內外部條件。
第三天
歸納總結危機辨識係統的建立應該從何下手,重點何在?
第四天
綜合歸納前幾天的工作內容總結思考自己的工作。
參考答案
1.情景案例:
(1)在危機發生之前,沒有及時辨識危機。
(2)在危機辨識方麵,應該建立有效的危機預警機製,公司要及時與消費者保持聯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情況,針對消費者的需求情況做出適時的調整。
2.角色模擬:答案略。
3.思維啟蒙:答案略。
法則45對危機的控製能力
【經典回眸】
健力寶在過去的幾年裏是危機重重,先是經營了大約17年的創始人李經緯因涉嫌貪汙被罷免;接著聘請來自資本領域的張海來經營,但他隻經營了2年零8個月;後來,祝維沙經營了約3個月;李誌達經營了約1個月;然後,是當地的三水政府來接管。在經營過程中,三水市政府聘用張海時,把他奉若神明,認為他是一名神秘的人物,可張海是一名什麼樣的神秘人物呢?張海用“空手套白狼”的資本運作方式,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就從健力寶挪用、轉移、侵吞資金達7億元人民幣,使健力寶的銀行負債增加了11億元。2007年2月12日,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張海因資金挪用和職務侵占共獲刑15年。不久,彙中天恒介入,後來彙中天恒也想從健力寶脫身。再後來,健力寶又把銷售權賣給了統一。
好好的一個健力寶,在過去的幾年裏被折騰得不象樣子。其實今天我們談論健力寶,是懷有一份特殊情感的,因為國人對健力寶寄予了無限厚望,大家都稱它為東方魔水,都寄希望於它能在國際市場上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去抗衡。但今天,不用說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抗衡了,就連自己的生存也已經陷入了危機。當許多跨國企業的品牌在國內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我們許多的民族品牌卻在種種的危機和風險麵前紛紛倒下,這不能不讓人心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麵對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辨識、評估、監測、控製風險,已成為企業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在一些發達國家,風險治理起步較早。由國際組織及各國風險治理協會的大力推動風險治理標準的實施。1995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製訂了世界上第一個風險治理標準。2003年,英國製訂了AIRMIC/ALARM/IRM標準。2004年,美國COSO發布了COSO——ERM標準,充分吸收了前麵所提及的各項標準的精華。但是,該框架脈絡欠清楚,在實施方法和技術手段不夠豐富,企業在引進COSO——ERM框架時碰到了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