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立嗣子散財得財 放焦大無妻有妻(3 / 3)

林秀這邊安插已定,方換了素服,上船來拜姑姑的靈柩,林堂也跟來上一炷香。林雁答禮畢,見林秀又給自己施禮,嚇了一跳。王嬤嬤又哭又笑的,說道:“如今林大爺認了你做養女,已上了族譜了。秀哥兒這禮,你當得的。”寶珠福珠早已擺下拜墊,端了茶上來,讓林雁先給林堂磕頭,定了名分。

林雁拿出嫁妝冊子來,對林秀道:“姑娘的嫁妝,當日原是陷在賈府,是焦爺爺費盡心力才能取出。冊子在此,東西都在這船上了。”林秀聽說,起身對焦大行了半禮,焦大忙側身避過。林雁又把詩集取出,說明裏麵藏了銀票:“雖是姑娘交給我,我卻從沒當成自己的東西,隻當替姑娘保管著。如今自應歸還大爺。”林秀連忙推辭,說道:“既是姑姑給了姐姐,便是姐姐的私房,不必跟我交代。”林雁也就改了口,笑道:“弟弟不必推辭,且先當著眾人的麵點了數,以明我不欺心。我還有話說呢。”說著,一頁一頁拆開,見共是二十幾張,俱是五千兩的銀票。林秀自小到大,用的多半是銅錢,最多也隻見過幾兩的碎銀子,到此時,不由得麵紅心跳,手心出汗。林堂低聲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林秀方才咳嗽一聲,坐正了身子。

林堂對林秀道:“你如今是大家宗子,切不可學那些小家子樣。你爺爺的舊仆,說不定還有來投奔的,若是自家先眼皮子淺,見不得東西,叫下人們也小瞧了你。近日你要多向焦爺爺請教,務必不能叫人小瞧了去。”林秀忙起身,恭恭敬敬的應了。

林雁道:“我要說的就是焦爺爺的事兒了。我和媽媽原應承下,焦爺爺幫扶我們到蘇州,我便給他買房妻室,放他出去自在度日。如今要著落在秀弟弟身上。你要想焦爺爺再幫扶你,想必他也不會推辭的。”林秀忙起身答道:“既是姐姐應了,就是弟弟應了。買妻放良都使得。隻焦爺爺也見了,我實是年幼,怕撐不起這擔子來。若焦爺爺能幫扶我幾年,隻當是林家客卿的身份,子孫後代也不敢怠慢了你。”

這焦大且是雄心未息,既有這機會,恰是瞌睡遇著枕頭,遂笑道:“大爺客氣了,幫扶主人家原是奴才們該當的。買妻倒也不必,隻要她就夠了。”說著指向王嬤嬤。王嬤嬤吃了一驚,滿麵通紅道:“焦大爺你胡說什麼?”焦大冷笑道:“我知道你和你男人原是四姑娘的陪房,後來男人死了,孩子也沒養住。如今賈家敗了,他那一家子都不知發賣到哪裏去了,你還能指望埋他家祖墳裏?”王嬤嬤聽了啐了他一口。焦大又道:“我這把年紀,還跟你鬧什麼兒女情長不成?你自以為是要靠雁丫頭的,豈不知女孩兒家,嫁了人便是別人家的人了,知道她女婿是個什麼樣兒的,肯不肯養你呢?莫若跟了我,不管抱一個兒子還是尋人生一個,隻要你有這個名分,他敢不孝順你?”王嬤嬤聽說,歎了口氣,低頭不語,卻也有些意動。

林雁見了又是歡喜,又是心酸,笑道:“媽若是應了,這可是大好事!”林堂雖對此事不以為然,但隻要林秀有人扶助,也就罷了。林雁道:“焦爺爺的身契在我這,我就寫張文書。媽媽的文契雖是她自家拿著,卻得弟弟落筆才成。”林秀滿口應承,寫了文書。焦大道:“小廝丫頭們都是在雁丫頭名下的。丫頭也罷了,大爺原不用的,倒是把小廝留下才好。等日後林家的仆人回來了,就把他們還回去。”林雁點頭答應了。

焦大又對林秀道:“如今林姑娘的嫁妝和私房俱按冊交代給大爺了,那變賣的粗笨家夥也各有賬目。還有一句話要和大爺說明白,老奴我當年也有些小私房放在外麵,此時一起帶來,日後不免取用,要請大爺去了疑心才是。”林秀忙道:“豈有信不過焦爺爺的道理?連眼下這份家私都是意外之喜,我若再有他心,天地可鑒!”

林堂待黛玉下葬,方帶著林端林雁和寶珠福珠並柳家的,一起回了南京。焦大和王嬤嬤留下來跟著林秀,果然陸陸續續有林家的老仆來投,焦大一一安排妥帖,叫林秀隻管安心讀書,按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