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2 / 2)

二、改善我國居民資產狀況的政策建議

(一)提高居民金融資產中保險資產所占的比重

保險不僅具有風險保障功能,同時具有儲蓄、投資等功能,在發達國家,保險是居民金融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英國和法國的家庭金融資產中保險資產占比最高,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保險資產在整個家庭金融資產中的比重也比較高。而我國居民卻沒有對保險產品引起足夠的重視,保險產品在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很低。因此,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保險資產的持有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就要求保險業要通過增強行業自身的發展實力,提升保險資產在金融資產中的比重。要把保險行業放在社會保障體係建設中統籌謀劃。保險業要根據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商業養老、健康保險等業務,在社會保障體係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大力發展金融市場,拓寬居民金融資產的投資渠道

金融資產結構的變化反映了一國的金融發展水平,既是金融係統選擇的結果,也是金融市場發展的結果。美國、英國等國的金融市場非常發達,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等金融工具進行直接融資的比例較高。因而家庭居民直接或間接持有的股票、債券的比例相對較高。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以選擇的低風險金融資產較少低風險的投資渠道更是匱乏,居民選擇儲蓄存款實屬無奈。因為我國目前情況下居民實在是沒有更多低風險的金融產品可供選擇,這就直接造成居民金融資產中存款的比例居高不下。因此,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是改善家庭金融資產持有結構的必要條件,必須盡快加快金融體製改革,大力發展金融市場,進一步優化金融係統結構,把資本市場的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斷地提高我國居民參與金融市場的熱情,提高金融資產的配置效率,真正實現居民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居民儲蓄存款收益

針對目前我國居民的資產結構中儲蓄存款的占比高達70%左右,老百姓的有錢就存進銀行吃利息,不願意讓存款搬家的傳統觀念的現狀,我國政府應該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提高居民儲蓄存款收益。隻有實現利率的真正的市場化,摒棄長期以來的利率管製,才能提高居民的儲蓄存款收益。長期的利率管製,致使管製下的存貸款利率無法真實的反映出資金的供求關係,也使央行的貨幣政策效用打了折扣。積極穩妥的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放開存款貸款利率的浮動比率,給予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多更靈活的調整利率的空間,是我們今後金融體製改革的方向。

(四)加快債券、股票市場的改革

證監會等監管部門必須深化證券市場改革,統籌證券市場的融資和投資功能,鼓勵證券、基金行業和商業銀行在製度上進行金融創新和服務創新,推出更多的滿足居民不同需求的金融產品,進一步拓寬個人的投資渠道。一是要加快債券市場產品多元化進程。債券市場總量的不斷擴大、債券品種的不斷地豐富和品質的不斷地提升,不但直接有利於企業的直接融資,而且也為銀行、保險、金融等機構向市場推出較多的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嚴格規範股票市場秩序。加快完善《金融市場法》、《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大監管力度,規範市場行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堅決抵製和打擊過度投機、人為操縱股票價格和類似萬福生科等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的不法行為,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給投資者一個穩定、健全、科學和規範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西南財經大學我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我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3[N].中國證券報.2013.

[2]張東生.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11)[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12.

[3]秦麗.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的選擇[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第3期.

[4]於雪.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的新變化與國際比較研究[J].《統計研究》2011,6.

作者簡介:王越(1974-),男,漢族,河南淮陽人,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講師,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