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時代”下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展望
民生金融
作者:吳莉莉 扈琮琮
【摘要】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白銀時代”,國家調控政策不斷深化,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麵臨一係列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在研究房地產企業融資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四種房地產企業融資新模式,並詳細闡述了房地產信托、房地產基金、房企涉銀和互聯網金融這幾種模式。
【關鍵詞】融資模式 房地產信托 房地產基金 房企涉銀 互聯網金融
房地產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息息相關。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並首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隨著房地產行業告別高利潤時代,進入“白銀時代”,房地產企業實施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金融創新將成為發展趨勢。
一、房地產企業融資現狀
2014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1991億元。其中,國內貸款21243億元,占比17.41%;利用外資639億元,占比0.52%;自籌資金50420億元,占比41.33%;其他資金49690億元,占比40.73%。在其他資金中,定金及預收款30238億元;個人按揭貸款13665億元。
從總體上看,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主要依賴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其他資金,而其他資金主要為定金及預付款。由此可見,我國房地產業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房地產風險過度集中於銀行,主要模式為“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但近幾年也有一些變化,2014年房地產直接融資比例顯著提升。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自籌資金規模由2005年的0.7萬億增長到2014年的5.04萬億,自籌資金占比由32.7%增長到41.3%。在各類自有資金來源中,房地產信托和基金對房地產的投資增速最快,截止2014年,房地產信托資產規模超過1.3萬億元,房地產基金管理規模超過4000億元。
二、房地產企業融資新模式
(一)房地產信托
房地產信托在REITs領域的探索和創新是未來房地產金融的發展方向,逐漸成為未來中國房地產信托的發展趨勢。REITs是一種金融投資產品,REITs的產生和發展對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將改變房地產行業的運行模式,促進開發商的整合和專業化分工,促進房地產投資進入新高度;REITs為持有收益型物業打開資產證券化通道,進一步優化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結構;REITs可以讓公眾投資人直接參與房地產投資,實現投資市場社會化;REITs還能夠盤活存量住宅存量,促進住宅租賃市場發展,解決部分居民住房困難的社會問題。
中國第一單權益型REITs產品——“中信啟航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於2014年5月21日在深交所綜合交易平台掛牌交易,交易將麵向持有深圳A股證券帳戶或基金賬戶的機構投資者。總規模超過50億元人民幣,投資標的為北京中信證券大廈和深圳中信證券大廈。“中信啟航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發行及掛牌交易,在中國REITs產品市場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2015年1月6日,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指導意見》,支持積極推進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隨著中信起航的上市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支持REITs試點的文件出台,中國房地產金融將加速向REITs轉型。
(二)房地產基金
近年來,房地產基金得到快速發展,籌集資金規模持續擴大。房地產基金的投資方向也更加多元化,從住宅為主逐步延伸到商業、旅遊、養老地產等多元化領域。
典型的基金運作方式,是以金融機構或其他社會資本發起的地產基金,這些基金多數與房地產品牌企業進行合作。房地產企業借助金融創新引入戰略合作基金,一方麵植入資本管理思維,通過項目資本化為各開發環節匹配不同需求資金,擴大財務杠杆,提高資金效率並實現滾動開發,並在多環節獲得資本收益;另一方麵借助專業運營能力主導項目運作,快速占領新市場,提高周轉效率,提升資本回報率。
目前以保利、越秀、金地、金融街、濱江、華潤等為代表的百強企業,已經持續開展金融創新應對行業變化,構建了“商業地產+金融”的模式,通過企業內部成立或與機構合作的方式來發展房地產基金,為旗下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