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準背景下商行理財產品何去何從
民生金融
作者:侯佳利 侯敏
【摘要】隨著居民可支配財富的不斷增加,財富保值增值日益成為居民的迫切要求,而商業銀行傳統的儲蓄業務已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就為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但近期隨著央行不斷的降息降準,釋放了大量的貨幣流動性,這對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可能伴隨的是收益率的下降和市場的壓縮,因此商業銀行必須找到合理的應對方法。
【關鍵詞】降息降準 商業銀行 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發展狀況優良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我國商業銀行為擴大市場份額、增加存款總量而不斷推出各種金融產品,其中理財產品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在央行施行降息降準之後,銀行麵臨著潛在的威脅。
一、商行理財產品發展曆程及發展特點
(一)發展曆程
(二)發展特點
第一,產品種類多樣化。銀行一定會根據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需求,製定不同的理財產品,從而會出現各類新型金融產品。
第二,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商業銀行在創新的過程中,一定會以細分客戶為基礎,加強理財產品的市場定位,同時根據不同客戶的生命周期階段特點,建立個人客戶理財信息係統。
第三,監管力度逐步增強。銀行理財產品正處逐步完善的階段,會給金融市場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潛在危害人們的利益,因此銀監會必定會高度重視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狀況,製定更加規範的規章製度,銀行的操作也應更加規範化。
二、降息降準背景下商行理財產品收益下降
4月19日晚,央行又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對重點領域額外降準1個百分點。自2014年末央行開啟降準以來,業界對這一行為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多層次的分析,不僅集中在樓市和房地產領域,當然也包括民眾普遍關注的銀行理財產品。業界大多數人認為,央行此次開始降息降準通道後,市場貨幣會保持相對寬鬆狀態,流動性相對過剩,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也會隨之下行,但這種市場環境的不景氣是否很快對銀行產生不利的影響呢?
(一)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影響
任何政策行為要想對經濟產生影響,必須經過經濟變量的傳導,同樣的貨幣政策也有滯後效應,央行降準隻是在傳遞著某種信號,市場是否對其有相應的配合,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一直以來商行定期存款領域業務量不斷縮減,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由於其收益較高、風險較為穩定的優點,仍存在很大的市場需求,同時理財產品大多投資於債券和票據,這些投資對象不會立即出現收益大幅下降。
據2014年的數據顯示,理財產品發行量在穩步增長,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都有小幅回升。2015年1月常規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在為5%左右,較之前有所上升。因此短期內銀行不必擔心理財產品受到太大影響。
(二)長期內獲利空間有所壓縮
因為隨著央行降準的是市場流動性的大量釋放,市場利率和與理財合約相關聯的投資領域的收益率也會下降,最終導致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斷縮減。同時降準降息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表明央行的這一寬鬆貨幣政策會不斷持續,社會資金會十分充裕。此外,受國家政策的影響,財政已批準1萬億元用於解決地方債務,地方投資也會有所下降,缺少了較高收益率的投資項目,收益率也受到影響。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產品在長期內收益率不斷下滑是可以成立的,銀行必須審慎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