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國城市建設管理經驗與啟示(3 / 3)

必須做精城市規劃,發揮好規劃的引領作用。在規劃問題上,重點是抓好“三個”落實。一是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科學發展、科學規劃作為今後城市發展的“基本法”,切實做到規劃工作與城市發展高度一致。按照經濟、社會、自然和人的和諧發展高度一致的要求,切實解決好城市發展與功能係統、生態係統和社會係統的矛盾;按照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高度一致的要求,將現有寶貴資源看好、管好、利用好,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麗城市。二是真正落實規劃的龍頭地位。這方麵必須體現兩個字,一個是“先”字,就是說規劃是工作的起點,一切空間要素的安排均發軔於規劃,任何項目都先由規劃來統籌;另一個是“關”字,就是指規劃是工作的終點,是最後的閘口,任何項目能否實施,都取決於規劃,裁定於規劃,通過不了規劃這一關,就不能立項。三是真正落實規劃的工作責任。落實好規劃的領導責任,督促城市領導帶頭應用規劃,嚴格按照規劃辦事,不搞長官意誌,隨意更改和調整規劃。落實好規劃的執行責任,加大對違反規劃、違規建設行為的查處力度,切實保證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

必須做美城市環境,提升城市的承載力和吸引力。重點是抓好城市功能、生態文明和城市文化軟實力“三大”建設。“功能化建設”,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產功能、消費功能、就業功能和服務功能與城市的規模、容量全麵配套。在打造便捷通暢的城市綜合交通體係上苦下功夫,推動城市港口、鐵路、公路、地下通道等設施一體化建設,實現城市各功能區“內暢外聯”。加大舊城改造力度,把舊城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改善舊城區居住、生活環境。強化城市的公共服務功能,按照城市的空間布局、人口規模,建設適度超前的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確保所有公共設施和場所能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服務,不斷促進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生態是硬任務的理念,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總要求,加快美麗城市建設,構建藍天、碧水、青山、綠地的城市生態體係。“文化軟實力建設”,就是堅持將文化軟實力建設與旅遊開發相結合,規劃建設生態山水風景區,塑造依山親水、靚麗宜人的城市風貌。堅持將文化軟實力建設與建築風格相結合,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個環節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彰顯城市個性。堅持將文化軟實力建設與提升居民文明素養相結合,大力弘揚城市精神,努力建設至善、至美、至上城市。

必須做細城市管理,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建出形,管出神,隻有建管並重,一個城市才能形神具備。在城市管理上,應堅持以“四化”管理為重點,在城市品位、城市形象、生態發展、民生需求等方麵不斷提高城市生活的舒適度。一是建立長效化管理機製。完善層級分明的城市管理構架,構建以社區自治管理為基礎、專業管理相對集中、綜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城市綜合管理體係,完善“日檢查、周通報、月排名”城市管理檢查考評獎懲機製,努力實現城市管理責任“全覆蓋”。二是凸顯信息化發展方向。堅持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整合和共享各類信息資源,將城市管理的方方麵麵全部進行數字化處理,推動“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的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科技管理全覆蓋。三是完善網格化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優先原則,突出網格化管理在城市管理體係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細化網格化管理的工作職責、內容、標準和要求,實現城市管理與社會管理的有機結合,全麵建立“覆蓋全市、上下聯動、及時高效、監督有力”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四是提高社會化管理水平。市民群眾和社會單位的參與程度決定了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加大宣傳教育的同時,要強化社會聯動,讓更多公眾了解城管、關注城管、參與城管。積極探索城市管理市場化的新路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培育更多城市管理服務主體。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光彩學院)

【注釋】

①卓健,劉玉民:“法國城市規劃的地方分權—1919~2000年法國城市規劃體係發展演變綜述”,《國外城市規劃》,2004年第5期。

②邵甬,阮儀三:“關於曆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製建設—法國曆史文化遺產保護製度發展的啟示”,《城市規劃彙刊》,2002年第3期

責編 /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