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貿易是“注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維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追求可持續發展的貨物、技術和服務的跨國交換的新型貿易形式。”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也為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提供了根本依據。綠色貿易就是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在貿易活動中,注重對環境資源的合理利用,對產品的生產進行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控製,以使對環境的影響最低,使人類對環境資源的利用符合大自然的規律,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
為了實現綠色貿易,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紛紛製定了大量的環境保護法規、標準以及生態標誌等,綠色貿易製度主要包括綠色包裝、環境標誌、生態附加稅、綠色標準、環境許可證、綠色補貼、市場準入、綠色衛生檢疫等等
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國際環保條約中出現了貿易條款,WTO/GATT也將環境保護納入了多邊貿易體製,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GATT所規定的“環保例外權”,這些都推動了各國綠色貿易的製度化。各國在製定本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本國的環境安全和經濟發展水平,在不違反國際條約的前提下,確定一個安全的保護尺度,希望能夠實現環境保護與貿易的協調發展。但是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實力處於不同的水平線上,即使都是發達國家,差異性也比較大,而且由於國情和文化曆史傳統、民主意識的不同,不同國家在製定與綠色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時,所采用的標準不同,使得各國的綠色貿易政策出現了比較大的差異性。這個差異性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更加明顯。而正是由於各國間這些複雜的綠色貿易製度在衡量同一產品時的標準不同,導致了國際貿易受到了一定的限製,比如說在發展中國家完全符合環境標準的產品,卻不能符合發達國家比較嚴苛的環境標準,致使這些產品無法出口到發達國家,這便形成了國際貿易上的“綠色貿易壁壘”。
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的積極作用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由於環保水平比較低,綠色標準製度等與發達國家差距比較大,所以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影響比較大,許多商品在出口到發達國家時遭遇到綠色貿易壁壘的限製,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正因如此,綠色貿易壁壘受到了很多學者的批判,國內的一些學者認為,綠色貿易壁壘是“在國際貿易中,某些發達國家借環境保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限製或禁止外國產品進口的貿易障礙”。誠然,綠色貿易壁壘構成了實質上的國際貿易障礙,並在短期內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但我們不能隻片麵看到綠色貿易對貿易限製的一麵,而忽略了其最終的保護環境的目的。筆者認為,在當前全球環境危機的的情況下,在我國環境問題非常嚴峻的情況下,綠色貿易壁壘更多表現出來的是它積極的一麵。
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972年人類與環境會議通過的《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第四個觀點指出,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大半是由於發展不足造成的。”事實確實如此,由於貧窮,發展中國家麵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快速發展,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像我國這樣人口基數非常大的國家,麵臨的經濟發展壓力更大,我們需要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物質需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對外貿易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被稱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出口產品是以初級產品和農產品為主,但是由於我們的環保意識淡漠,環境立法不完善,過於追求出口的快速增長,忽略了對生態資源的保護,致使我國的自然資源遭到過量開發利用,一部分珍貴生物資源甚至滅絕或者瀕危滅絕。加入WTO之後,中國的對外貿易又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由於中國環境標準比較低,大量的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行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了中國,中國儼然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雖然這時的工業品出口比重開始上升,經濟依然快速增長,但是這種增長的代價是中國把自己極其有限的資源和全世界進行分享,大量的資源與能源被用來支持他國經濟發展,支持他國民眾高消費高享受,中國的資源形勢已經是岌岌可危。我國現階段和發達國家最初發展時所處的階段不一樣,從全球範圍來看,我們已經缺乏“先發展,後治理”的環境容量,持續經濟增長的資源缺口非常大,短暫的工業化所帶來的利益根本不足以彌補生態的損失。例如我國的石油資源,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已經非常大,嚴重的受到國際市場油價的影響,這種環境狀態,嚴重的製約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貿易壁壘是由一係列環境標準組成的,它代表著發達國家在環境保護上的先進經驗,這些環境標準是對環境保護非常有利的,對於全球的環境保護人類安全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這些環境標準對於標準的設定國來說,也是可以實現的。我國的環境標準相對比較低,執行也不到位,致使國內許多企業無視環境保護和公眾的生命安全,頻發群體性的環境破壞和人身安全案件,在對外出口時也頻頻被拒,暴露出巨大的“中國製造”的危機。雖然在一定的時期內,中國要想實現這些標準有一定的難度,而且也會暫時的影響到我國的對外出口,但是,如果我們能以此為契機,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立法經驗,不斷提高我國的環境標準,革新落後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出口產品的結構,那麼對於中國環境資源的保護來說則是非常有利的,有利於實現我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