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為貴替人著想
公共關係的最終目的在求組織與環境的和諧(harmony),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組織與大環境不合,必然要遭到淘汰,一個組織若要求永續經營,就非要和外界發生關係,並且要與環境和諧相處。環境時時在變,有些事從前不重要,後來卻變得很重要,如環保、動物保護、員工福利、消費權益、婦女權益等皆屬之。自工業革命到今天,許多企業動輒幾十年、上百年,如果沒有一個專司監測環境、和外界溝通的部門如公共關係部門做橋梁的工作,怎能掌握外界的狀況?又怎能讓日新月異的消費者了解你?所以公共關係功能的重要不言而喻,尤其在社會科學發達的今天,公關部門除了媒體、溝通方麵的長才外,實應包含做民調、市調等調查功能以及處理危機的能力,而新一代公關人也應具備這樣的本領,才會受人尊重,並確保在組織中專業的地位。
在一個組織裏,公關人應處於一個超然的地位,因為他和別人不一樣。理論上,一個組織裏所有的人,包括老板,都是兩腳站在自己這邊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個組織裏,隻有公關人是一腳站在自己人這邊,而另一隻腳卻站在別人(消費者、群眾)那邊的(上文談到公關人是橋梁,這裏再次印證),理由很簡單,如果不這麼做,就不是好公關。想想看,在一個組織裏,最和老板一條心的,應該是拚命賺錢的銷售部門,這也是身為行銷該做的事,但如果公關人員也如此,就失去了身為溝通者或傾聽者的功能。所以企業高層應特許公關人“為他人著想,為他人發聲”,因為聽取民瘼,提雙贏建議,正是他職責所在,若不允許這超然的地位,日後組織就有可能會遭遇群眾的抗議或反撲。被杯葛的組織常被譏為離群眾很遠,不懂目標群眾的想法,理由很多,公關部門的唯唯諾諾乃至公關功能的不彰,應是重要原因。
美國曾有家公司,本來想放最方便、又最適合的化學物PCB在電容氣裏,這樣既省錢,又有效。可是公司裏的公關部門反對,因為PcB在高溫下會產生無色無味但能致命的有毒物質,萬一有人在密閉房內喪命,可能會興訟,公司將得不償失。於是公關部門盡忠職守地唱了反調,建議以第二選擇替換PCB,雖然價錢較貴,但可保無慮,最後高層同意,一場可能的危機化解無遺。公關人應勇於做組織裏的烏鴉嘴。一般人都以為公關人要甜言蜜語,其實說好話不是公關人的執掌,而企業則應以傾聽者自許。要能這樣須有三個前提:一是公關部門在組織裏層級要高,要能參讚決策,才能預估狀況、化解單向思考弊病。二是高層要了解公關的職能,並允許公關人持一個較客觀的看法。三是組織下對上的溝通要健全,渠道要暢通。這一點和內部公關相關,是另一話題。
平等互惠的世界觀
那麼,怎樣做公關呢?做之前務必要明了公共關係不論在做法上或思維上,永遠是雙向的。真正的公關,在世界觀上必須是平等、互惠、雙向的。所謂雙向,就是除了自己的利益,也顧及他人的利益——如開化工廠,老板除了公司的利,也想到員工的利,更想到社區民眾、社會大眾或消費者的利。想到員工的利益便不至扣克福利,也就願意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而員工也願意努力工作來回報。想到社區民眾的利益,企業就會在廢水排放等方麵花下巨資,不僅不會汙染環境,也不致遭到被社區民眾誤解或包圍的命運。想到社會大眾的利,企業在產品、服務各方麵就會力求完善,並注重生產過程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如果這樣做了,再適當的宣傳,形象自然會好,美譽度也自然高,不僅廣受大眾的尊敬與喜愛,也容易成為同業的楷模。這是最理想的狀況,也是真正的公關應該達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