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在領導
企業領導既是企業文化模式的倡導者,又是組織者和締造者。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米勒在《美國企業精神》一書中指出:“在缺乏強有力的高級主管的領導下,沒有一家公司能成功地改造其文化。”企業領導在企業文化打造中的這種決定性作用,決定了打造優秀企業文化重在領導的原則。
①企業領導在企業中的地位,使他有可能從戰略高度熟悉和了解企業問題之所在,明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才能保證企業經營成功。
②企業領導可以運用所掌握的權力。這種權力的運用使他有可能集思廣益,把個人意見變成企業管理層的集體意見,成為企業的集體意誌和員工意識,倡導和推動企業文化的開展。
③企業領導可以運用自己的威望和員工對他的信任,使員工接受並融入企業文化。他通過對員工的宣傳、培養、灌輸,使員工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與其所倡導的企業文化融為一體,全麵突破用人界限。
④企業領導的個人理想、信念、性格、氣質乃至言談舉止,都會對企業員工產生表率效應,讓員工願意模仿。當企業領導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率先垂範,並表現出一抓到底的精神時,員工必然會為企業文化的建設而努力。
4.突出特色
由於企業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不同,所屬產業的性質不同,企業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氣氛不同,企業的規模和技術特點不同,企業人員的構成和素質不同,所以各個企業所塑造的企業文化模式也應不同。隻有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5.科學求實
企業文化的打造雖然是一項主觀的活動,但必須立足於企業的客觀實際,實事求是地進行企業文化的打造。
①要如實承認企業的客觀實際。不能脫離企業現實,人為拔高去打造企業文化,也不能想當然地提“大口號”,即使是一些鍾愛的“格言”、“精神”,也必須在企業的實踐中進行檢驗,看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
②要追求“確鑿事實”,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保證打造企業文化的出處的準確性,使打造的企業文化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③要積極探討企業文化的發展規律。正確對待和解決塑造企業文化中遇到的問題,並在實踐中逐步積累經驗,使企業文化不斷向前發展。
④要根據企業實際確定與之相適應的企業文化。尤其要注意做到尊重員工的實踐,尊重員工的意見,尊重員工的經驗。
6.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是一種高品位的勞動品質。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幹則已,一幹就要幹好,就要表現出21世紀一流的水平,使企業員工都欣賞這一企業文化,並產生共鳴,使每個人都追求卓越。
卓越是優秀企業文化的象征。在卓越的企業文化裏,人人都在追求卓越,個個都在表現出卓越的能力。但是,企業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往往容易滿足現狀,失去新的追求,變得保守起來,使企業文化的激勵性減弱,也使企業喪失對卓越的追求。
因此,打造優秀企業文化,必須堅持卓越原則,使企業和員工始終感到有一股追求卓越的激情在激勵著他們,激動人心的目標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即使在其他企業都感到滿足時,仍能保持創新上的不滿足。崇尚創新,容忍失敗,不懈地追求完美和第一,從而促進企業文化的健康發展。
7.麵向時代
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應麵向時代、麵向未來。21世紀的企業文化起點要高,要有超前意識,體現出一種時代感,這樣的企業文化才具有生命力。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企業在“硬件”上日益接近,而“軟件”上的差距則是未來企業的戰略重點。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在麵向全國的同時,也必須麵向世界,適應時代的要求,以高起點、高品位的企業文化作支撐,確保在未來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8.努力創新
企業文化建設是不斷發展的。中國的很多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繼承、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借鑒、消化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企業文化,並把這兩者在實踐中結合起來,不斷創新,結出碩果。
打造優秀企業文化是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關鍵是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地創新,這是企業文化建設具有生命力的源泉。因此,要注意做到3點:
①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融會到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營活動中去,以使企業的經營理念富有中華民族的特色和風格,使企業文化的內容不斷豐富,使員工容易形成向心力。
②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企業文化實踐中消化吸收,為我所用,成我所長。
③不管是繼承優秀文化傳統,還是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都要認真做好注釋、解譯工作。古代的孔孟之道,西方的行為學、心理學、CI設計,都是在不同社會背景和不同生產力水平的基礎上產生的,都有其一定的適應範圍,我們要運用它並進行創新,必須對其有全麵的認識,作出新的解釋。總之,要考慮國情、時代、員工等相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