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有不服輸的競爭意識,競爭心因人的不同而有強、弱的區別。競爭心強的人,其心中總潛伏著一份競爭意識,例如,看到鄰居新買了一台彩色電視機,自己雖然拮據,但也會用分期付款方式買一台電視回來。工作上也有同樣的表現,如同期進入某公司的二人彼此有不願輸於對方的觀念,這都是競爭意識造成的。
如果沒有強勁的對手,競爭心就會消失,做起事來也比較懶散。若有了強烈競爭心,則工作起來會更有幹勁。競爭雖然能促進提高工作效率,但過度的競爭則會使彼此間的感情惡化,實非好辦法。在創造事業的過程中,如果人際關係不夠好,則會事倍功半,故要使人競爭,那一定要在公平的情況下加以指導。對個人來說,應指導他們以前輩為目標,努力去超過他們,這才是好方法,並不絕對要有優秀的競爭對手,才會使其提高工作意誌。競爭心並非僅限於個人競爭,在團體中也有同樣的競爭,而且效果更大,公平程度也更高。團體競爭可先由公司內部開始,然後再以別家公司為對象,逐次擴展。例如,在同一家公司內,我們常可聽到這類話:“第二科的生產成績達到目標的120%,我們絕對不能輸給他們。”這種說法即由內部職員集體競爭。若有優秀的集團競爭對象,可由對抗意識形成更高的工作意誌。此時,兩個競爭集團彼此會“互不相讓”,總要求自己有更高的成績。如果兩個集團實力懸殊,實力弱的那一方反變成欽佩心理,而不是競爭心了。故必須小心選擇欲達到目標的集團,以此提高工作意誌。公司內部都上軌道了,再以其他公司作為競爭對手,效果非常之大,因為如此做時,公司上下就形成一個集體,大家同心協力、同舟共濟,工作績效也大為提高。
M公司與T公司是相關企業,但兩公司工作績效卻相差很大,T公司成績並不太理想。經過調查得知,T公司職員出勤率低於M公司,原因是M公司在鬧市區,而T公司在郊區,職員也多來自鄉下地區。鄉下人最注重喜慶宴會,因此請假的時候也多,但若立刻嚴禁他們請假,必定招致反效果。故T公司以M公司為競爭對手,提高大家的榮譽心,加強內部職員的團結力,兩年後,終於超過了M公司的業績。
隻有平庸的人才害怕競爭。競爭就免不了要冒險,冒險則能刺激人的進取心。
有些人認為,當下定決心做或不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仔細調查。然而,往往愈仔細就愈當心,以致最後結論是——不要冒險。有人以為,像這種事先探路、仔細考慮的態度,會大大地影響決心。如此一來,就永遠別想有所成就了。即使是在事前經過詳細調查,仍無法完全做到防範危險的可能,因此,在做一件事情時,倒不如具有冒險挑戰的精神與決心,反而更能克服困難。的確,“當心”就不足以成事。冒險需要有勇氣與資本,這裏所謂的資本不能單憑感覺或運氣去克服困難。但也不能著實地經過計算之後再行事,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冒險。若能從不確定的情報中,靠著某一種靈感去冒險,就會有成功的機會,但有時也會招致很大的失敗。
身為企業的管理人員,當他麵臨這種冒險時,同時也就成了上司及部屬嚴厲批評的目標。然而,眼看著大好機會,因畏懼冒險,白白地給其他公司占了便宜,更是得不償失。
常言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可見,多數人都有“不做不錯”的觀念傾向。因而,如何鼓勵他們多做,則與公司的作風或上司的性格有很密切的關係。
當部屬出現錯誤時,多數管理人員就在其考績上扣分,每錯一次即扣一分,而且往往隻扣不加,然後再以此錯誤多寡來評定部屬的能力。像這種扣分主義,很顯然地,必會阻礙部屬向上的欲望,養成不做不錯、一味保守防衛等要不得的態度。
身為管理人員,一定要有這種胸襟:當部屬犯了平常的小錯時,盡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當他完成輝煌的成果時,則要多加讚賞與鼓勵。切莫過於苛責部屬,將你的扣分主義改成加分主義吧!在用人行為中,領導者很有必要對技藝超群、成就卓越的優秀人才以必要的肯定和獎勵。獎勵一個冒尖人才,等於培植一片傑出人才,這一用人戰術原則,就叫鼓勵冒尖原則。不難看出,鼓勵冒尖原則和用人戰略原則中的實績原則存有明顯的“交叉”部分,也可以說,它是它的“主幹”上延伸出來的“枝丫”。它通常隻適用於正在脫穎而出的冒尖人才這一特定的被使用對象。由於冒尖者在人數上隻占少數,在精力上又一心撲在事業上,無暇顧及反擊和自衛,因而他們很容易在掐尖歪風麵前處於被動地位,甚至被小人、庸才掀起的輿論惡浪所吞沒。難怪有些民諺說:“出頭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人怕出名豬怕壯”。冒尖,確實是要冒一定的風險。對於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來說,那裏的工作能否搞上去,那裏的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者是否樹立了“鼓勵冒尖”的良好風氣。廣大群眾都在睜大眼睛看著:最先脫穎而出的冒尖人才,究竟得到一個怎樣的結局!作為領導者,就應該鼓勵冒尖。惟有鼓勵冒尖,才能衝破惰性和陳腐勢力的束縛,造成一個人人爭當先進的良性競爭的局麵。
1.鼓勵冒尖的常見方法
①果斷起用冒尖人才,盡快縮短冒尖時間。針對掐尖行為最猖獗的時候,往往是先進人物剛剛冒尖尚未完全“挺立”起來之際這一特點,有魄力的領導者為了迎頭反擊習慣保守勢力的掐尖行為,徹底粉碎他們的掐尖企圖,幹脆采取“及時起用”的用人戰術,十分果斷地將實績突出的冒尖人才盡快提拔到關鍵性的工作崗位上來,造成既成事實,使熱衷於造謠中傷的小人的企圖落空,自感沒趣,隻得偃旗息鼓,草草收兵。采用此法的關鍵,在於要做必要的考察和了解工作,必須“看準”冒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