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告一段落”之時,與員工共同慶賀成功。當工作告一段落時,如何充分利用新工作開始之前的時間激勵士氣,是做好管理工作的一門學問。當完成一項計劃或工作時,一定要召開總結會,交流成功的經驗,提出應該注意的問題,與員工共慶成功,相互激勵,這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做,一方麵可以鼓勵員工把下次工作搞得更加出色;另一方麵通過相互交流,可以進一步強化同甘共苦的一體感,將成功的喜悅轉化成幹好新工作的積極性。對個人的工作也可采取同樣的辦法。例如,當委托一名員工去做某項工作時,或在他向未曾嚐試過的工作挑戰告一段落時,作為一名管理者,應和員工單獨談談,以增強其迎接下一個挑戰的信心。欲使員工充滿信心,要充分利用好一項工作剛剛結束,人們正要喘口氣時這個關鍵時機。因為隻有這時,才能使一個管理者同員工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完成一項工作的滿足感,從而可以進一步加強自己同員工之間的信賴關係。
(6)反對者的意見才是珍貴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對多數與少數意見做過有趣的實驗。他選出8名大學生做實驗。先給大家看長短不同的三根線,再給他們看另一根線,問他們這一根線與三根線中的哪根線同樣長?8人之中7位事前商量好了一致答錯誤的答案,另一位卻沒有讓他參加事前的協調。前7個人都照事前講好的錯誤答案發言,而讓未參與協調的那位最後發言。連續16次不同的實驗表明,未參與協調的學生有12次跟前麵7個人的錯誤答案相同或近似。按自己的觀察提出正確答案的次數隻占25%,那麼,要抵抗多數派,少數派最少要有兩名。容易影響人的並不是“什麼是正確的”,而是“什麼是多數的”。
(7)舍得花時間指導員工。對很多管理者來說,放棄親自做工作帶來的滿足感是很困難的事。但是一個好經理不應該隻是自己會做什麼,而應該是讓眾多員工都會做。一些管理者往往借口教員工做不如自己親手做來得快,而放棄對員工的培養,這樣做隻會把你降低到普通員工的地位,而使你不能承擔更大更多的責任。這是得不償失的,一定要注意克服。
(8)讓員工參與決策可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經常發牢騷的人,當他剛加入組織時,不但不發牢騷,還會突然振作起來,很熱心地照計劃去做。如計劃是別人製訂的,隻讓他來實施的話,就很容易使他產生脫離組織的意識。如果不僅讓其去實施,並讓其參與計劃的製訂,就能激發其熱情,提高生產效率。一些實驗證明,參與計劃的一方比不參與的一方,其生產效益和工作滿足感高。如果自己一個人製訂計劃,而把員工視為手腳來使喚,雖然乍看效果不錯,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至少要在計劃的完成階段,使員工參與計劃。因為人是比較喜歡參與工作而不喜歡脫離工作的。
(9)成為台風眼。台風的中心通常稱為台風眼,台風以台風眼為中心疾速旋轉向前,席卷著一切。調動員工幹勁,加強動機誘導,建立充滿活力的環境,實際上就是一種氣勢。要造成這種氣勢,管理者要先使自己成為核心全速運轉,以此帶動大家,形成巨大的能量。這種方法並不難掌握,即使新擔任管理工作的人也能做到。比如,早晨上班比其他人早一點為好。當看到有人來了,要大聲問候“早上好”。工作時要精神飽滿,幹脆利落,在努力做好一項工作的同時,要考慮下段時間要做的工作,從而使工作不間斷地進行。時間空餘時,主動同員工打聲招呼,問問“怎麼樣”,聽聽他們的意見,並到其他部門走走、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