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作者:韓成穩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規範會計工作行為,堵塞經濟業務漏洞,對杜絕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以及節約財政專項資金,保護經濟運行環境,提高經濟運行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家財政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幹的財務管理運行機製。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分灶吃飯”,事業單位逐步從行政單位中剝離出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采用“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餘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定額或定項補助標準將根據事業特點,事業發展計劃,事業單位收支狀況以及國家財政政策和財力的可能確定,並要求編製單位收支預算,加強預算管理,以收定支,量入為出。事業單位類型多,專業性強,既有公益性的行政事業單位,又有生產經營性的企業單位,而大部分是二者一體的。由於事業單位執行的財務製度各異,財務管理體製,運行方式各不相同,尤其是事企不分的事業單位,產權不明晰,事權不清楚,使單位資產難以界定,會計核算複雜,財務管理困難。
一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基礎管理關係尚未理順
受計劃經濟體製的影響,事業單位的公益性使工程管理、服務收費、利潤分配製度改革滯後,導致企事業單位的基礎管理關係未明確,經濟關係不清;事業單位機構龐大,冗員過多,大部分經費隻限於人員開支,嚴重影響了管理事業的健康發展。
2.財務管理體製不健全
規範的財務行為必須要有相應的財務管理規章製度約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製度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雖然大部分事業單位都有自身的財務管理辦法,但其辦法本身內容過於簡單,側重於經費支出審批程序等會計基礎工作,忽視了預算管理、收入管理、資產管理和財務分析等財務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職能作用。
3.預算管理工作浮於表麵
受財政資金緊張的影響,預算編製工作隻是被動地接受財政擬定的指標,不能全麵考慮事業單位發展要求,預算編製工作尚未在單位內全麵展開,財務部門隻是簡單地對各專業部門提出的專項經費進行彙總,缺乏深入研究,隻是一味地求多求大,不能準確地反映實際工作和事業單位發展的必需。同時,缺乏對預算執行的有效監督,預算的約束力不強,擠占挪用的現象普遍存在。
4.內部控製薄弱
會計憑證的編製與憑證的審核,總帳的編製與明細財的編製,以及支票、印鑒的保存等不相容的工作尚未完全分開,沒有內部的相互牽製與製約,發生錯誤與舞弊的風險較大,內部監督、審計工作不力,隻靠領導的行政監督,沒有業務上的監督指導,很難全麵規範財務人員的財務行為。
二 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策略
1.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管理
首先,明確預算外資金的性質和範圍。預算外資金是一種財政性資金,不能歸單位所有,自收、自支、自行管理,它主要是依靠政權手段或強製措施所取得的一種收費。其次,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國家財政預算完整性原則,其最終目標應是將預算外資金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統一管理,保證體現政府資金收支活動的完整性,並且把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性收費改為征稅或取消收費。再次,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管理原則,應是統一性、完整性、效率性、公開性相結合。最後,規範預算外資金管理的具體對策。建立規範的預算外資金立項、征收、管理、支出檢查的綜合;建立嚴格的事業預算外資金立項審批製度;建立規範的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管理體製;建立規範的預算外資金支出管理政策和具體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