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府投資項目的全過程監控造價管理工作的探討(2 / 3)

3.設計人員不重視控製投資

在我國建設領域,技術與經濟相分離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國外專家指出,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知識麵,跟外國同行相比,幾乎不分上下,但他們缺乏經濟觀念,設計思想保守,難以有效的控製工程項目投資。

4.施工技術人員不重視控製投資

首先,有些施工單位不製定控製目標,對批準的施工預算作為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重視不夠,總是先施工後算賬,很少考慮工程造價的控製問題。其次,對材料價格信息管理方法落後,使得占建築成本60%~70% 左右的材料費用失去控製。最後,施工組織落後,對施工企業現有人、材、物沒有合理配置與利用,造成浪費,提高了工程造價。

五 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的全過程造價控製與管理,保證政府資金的合理使用

1.項目決策正確性是合理控製工程造價的前提和基礎

項目決策正確,意味著對項目建設做出科學決斷,優選出最佳投資方案,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控製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的計價與控製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但決策階段各項技術經濟決策,對該項目的工程造價影響重大,特別是建設標準的確定、建設地點的選擇、工藝的評選、設備選用等,直接關係到工程造價的高低。據有關資料統計,在項目建設各階段,投資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程度最高,達到70%~80%。因此,正確的項目決策是合理控製工程造價的前提和基礎。

2.加強設計在投資控製中的“龍頭”作用,積極推行限額設計

一個工程在造價上是否合理,是浪費還是節約,在設計階段已大體定型。據西方一些國家分析,設計費一般隻相當於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1% 以下,而正是這少於1%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占75% 以上。由此可見,設計質量對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建設項目應逐步建立以設計優化為核心,設計階段為重點的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控製,大力推行限額設計,有利於促進設計單位提高設計水平、優化和比選設計方案,有效控製工程造價。

3.項目建設全過程實行公開招標製度

招投標承包製已在全國普遍推廣,並在合理降低工程造價、縮短建設工期、提高建築產品質量及投資效益等方麵取得了明顯效益,招投標的實施,使項目投資得到了有效控製。

政府投資項目要實行從項目方案、設計、勘測、監理、到施工、裝飾等全過程公開招標,在施工招標中重點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提高招投標活動的透明度,為投標企業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擇優選擇承包人,有效控製工程造價。

4.加強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控製

第一,控製材料用量,合理確定材料價格。在工程造價的控製中材料價格的控製是主要的,材料費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預算費用的70%,占直接費的80% 左右。因此必須在施工階段嚴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製,合理確定材料價格,從而有效地控製工程造價。

第二,嚴格現場簽證管理,掌握工程造價變化。建設單位要加強現場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圖施工,嚴格控製變更洽商、材料代用、現場簽證、額外用工及各種預算外費用,對必要的變更,涉及到費用增減的設計變更,必須經設計單位代表、建設單位現場代表、監理工程師共同簽字方為有效,建設單位的現場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種記錄,特別是隱蔽工程記錄和簽證工作,減少結算時的扯皮現象。建設單位應指派工程造價管理專業人員常駐施工現場,隨時掌握、控製工程造價的變化情況。因此嚴格現場簽證管理,是施工階段控製工程造價的關鍵。

5.加強結算管理,嚴格把好審核關

第一,政府投資工程的竣工結算,加強結算管理。政府投資工程的竣工結算,需有造價專業人員依據工程竣工圖、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招標文件、設計變更通知書、現場簽證變更單以及有關會議紀要、竣工資料等,對工程結算進行審查,主要對承包方多報的工程量、套價過高材料、設計變更、現場簽證以及承包方自身原因造成的返工項目、施工單位自身用工等不屬於簽證範圍的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對工程結算的費用嚴格控製,對未按圖紙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規定執行的施工簽證一律核減費用,最後形成的結算交由審計部門,對政府投資工程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