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優化經濟結構
網絡經濟的興起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大調整,並從根本上改變國民經濟的結構,使其向高級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網絡經濟對經濟結構的優化作用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勞動結構的智力化,以及消費結構的服務化等方麵。
網絡經濟的發展對經濟結構的影響是多方麵的,諸如投資結構向信息產業的傾斜,企業規模結構中小企業作用的增強,區域經濟結構中小城鎮麵臨發展機遇等,都反映出經濟結構信息網絡化發展的特點。
三 充分利用和發展計算機網絡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1.必須推動計算機技術發展,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它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它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幾乎滲透到每一個經濟部門,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呼喚計算機技術的更快進步與創新。因為隨著網絡經濟的繁榮,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金融等的深化發展,一係列網絡及計算機問題隨之出現,如網絡安全問題、多媒體傳輸及網絡速度問題等都急需解決。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地推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2.企業需重視自身網絡的建立,開拓新的營銷渠道
隨著網絡用戶群的增加,互聯網成了商機無限的重要市場,各企業應該重視網絡營銷的新渠道,建立自身的網絡體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互聯網,就連原來不看好互聯網市場的微軟公司在1995年底也猛然覺醒,總裁比 爾蓋茨發出了“我們要全力擁抱並拓展英特網”的誓言。企業內部網絡係統實際上是網中之網,既可獨立成網,又可連接國際互聯網絡,可內可外,一魚雙吃,優越性極大。內部網絡係統對企業技術數據庫、研究開發、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管理方式、市場營銷、售後服務、技術反饋等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3.網絡經濟的發展要求重視網絡經濟人才培養和教育
網絡經濟實施的基礎是人與電子工具的緊密結合。龐大的社會係統工程,網絡經濟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個層麵,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據標準化建設和處理、以及貿易、海關、工商、稅收、運輸等多個行業。網絡經濟目標的確定、擴展、組織規劃的實施都是在相應的技術環境、經濟環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麵的人共同確定的。離開電子設備目標、組織、規劃的製定者或缺乏這方麵的人才,網絡經濟是難以運行的。網絡經濟是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的結果,沒有相當的技術人才也是根本辦不到的。網絡經濟的具體運作過程是商務理論、商務實踐與電子工具的有機結合,也需要一大批實施網絡經濟的複合型人才。
4.完善法律法規保障
網絡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變革,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且也引發了一係列新的社會關係,帶來了很多以往社會發展中從未出現的問題。法律是社會關係的調節器,法律的發展總要受到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製約。我們現在已經明顯地感覺到傳統的法律條文在解決新型的信息技術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時的滯後性。因此建立良好的法律環境,是網絡經濟良性發展的又一重要保障。目前,網絡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法律問題主要有:電子交易的安全性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個人隱私保護問題、電子合同的法律保障以及電子數據交換的法律支持等,這些都迫切需要製定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保障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