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作者:盧豔榮 翟巧枝
一 計算機網絡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1.計算機網絡發展促使網絡經濟的發展
互聯網經濟(Internet Economy)或互聯網經濟學(Internet Economics),是一種特定的信息網絡經濟或信息網絡經濟學,是指通過網絡進行的經濟活動。這種網絡經濟是經濟網絡化的必然結果,也是網絡促使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連的網絡產業,既包括網絡貿易、網絡銀行、網絡企業及其他商務性網絡活動,又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網絡設備和產品以及各種網絡服務的建議、生產和提供等經濟活動。電子商務是網絡經濟的一個重要內容。網絡經濟概括為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互聯網)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於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經濟的發展推動著計算機網絡的進步,計算機網絡的進步同時也促進經濟的發展,二者有著相互促進的關係。
2.經濟發展對計算機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計算機網絡促使網絡經濟發展的同時,隨著電子商務、電子貨幣、電子政務等的發展,又對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需要加強網絡建設,通過TCP/IP來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公共通信服務的網絡互連,增強Web功能;還要加強相關軟件技術的開發,以切實滿足構築新形態商務活動應用環境的需求,如java技術、xml技術及組件技術等。同時,網絡安全問題對電子商務等活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加大網絡安全建設的步伐,盡快建立全方位的網絡安全體係(如OSI安全體係),以使得網上交易等一係列活動能夠安全準確地進行,這是網絡經濟能夠順利的生存發展的基本的條件之一。
二 計算機網絡發展對經濟的影響
1.轉變經濟增長理論
全球信息網所引發的漣漪效應已經衝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引發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這不是媒體業界所受的巨大衝擊,也不是人際通訊的新奇工具,而是經濟結構的全新變化和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
在這種經濟信息化的作用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巨大作用。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索洛(Solow)教授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技術進步是增長的主要源泉,從而創立了新古典增長理論。到80年代中期,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增長理論開始第二次複興,羅默(Romer)、盧卡斯(Lucas)和格魯斯曼(Crossman)等一些經濟學家開始探索用新的理論來解釋經濟的增長,從而誕生了新增長理論。新增長理論認為,信息和知識可以提高投資的回報,反過來又可以增進信息和知識的積累。人們可以通過創造更為有效的生產組織方式以及生產出新的和改進的產品和服務來實現上述目標。
2.計算機網絡發展促使經濟競爭更加激烈
由於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和生產者直接交易,那些效益低服務差的公司會在同效益高服務好的大公司的競爭中敗退下來。那些過去由於地域的隔閡而形成的“地區壟斷”會逐漸消失,我們將麵臨一個競爭激烈的全球性的市場。正因如此,在某一產業內部的企業數目會逐漸減少。例如,生產作為最終產品的汽車或計算器的企業數目,會逐漸減少,但是,由於不同零件由不同企業生產,企業的總數目,則未必會減少。
3.企業會更趨專業化,其規模也會擴大
由於網絡能減少企業使用市場的交易費用,企業之間會“垂直脫鉤”,個別企業集中生產它的優勢產品和提供核心業務,而從市場上購買非核心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垂直生產鏈上的企業數目會增加。這對發展中國家有著非常重要意義。電子網絡也提升了企業經理的經營管理能力,而一個優秀經理是世界上最稀缺的人力資源。因此,在網絡經濟時代,一個優秀的經理會管理一個規模巨大的企業。電子網絡的應用,使得經理能更直接地通過監視機製,激勵企業員工的生產效率。由於電子網絡的應用,減少了信息傳播過程中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