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民族地區旅遊業開發與文化支撐(2 / 2)

旅遊文化開發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歌舞聲樂演奏,其特色就是講究獨有和惟一,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基本要求是依托差異文化對旅遊經濟給予強有力的支撐力和助推力;其核心是獨樹一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發展文化旅遊應特別注重開發利用並保護地區特色文化,給遊客以視覺、聽覺和感受上的強烈的衝擊,這才是旅遊區文化產品的最佳賣點。

三 開發黃果樹旅遊區文化資源的措施

旅遊業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產業,文化資源是增強旅遊區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民族地區旅遊業開發需要以地區特色文化為支撐,才能將地區特色文化資源轉為區位經濟優勢。以文化資源為出發點探求黔中黃果樹旅遊區旅遊業發展的對策,要充分開發利用景區特色山水生態文化和民族曆史文化等區位優勢。

1.山水生態資源開發

喀斯特地質地貌是自然力的鬼斧神工之作,這種深層次的美需要文藝作品來表達和傳播,營造景區的山水生態文化氛圍勢在必行。創作以黃果樹山水為題材的攝影、散文、詩歌、書法、繪畫及音樂作品,使山水詩、山水畫等文藝作品成為黃果樹旅遊品牌的載體,並把這些反映黃果樹山水文化景觀的佳作傳播推銷出去,樹立黃果樹景區的旅遊文化形象。另外,景區內相當一部分山體植被以草叢灌木為主,生態環境和造景作用有限,為了凸顯審美效果,景區生態建設可以選擇一些色彩鮮豔的樹木或適宜生長的果樹對景區內的灌木草叢荒山加以綠化改造,使景區環境隨季節的變換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增強景區對遊客的吸引力,強化觀賞者的審美感受。

2.民族文化資源開發

黔中黃果樹轄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區內布依族居民保持著古樸的民族文化傳統,這為把黃果樹旅遊區建設成為具有明顯地域特征、以布依文化為主題的民俗旅遊勝地奠定了現實基礎。黃果樹景區開發特色文化旅遊產品就是把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融入優美的自然山水景觀中,從而使民俗旅遊具有靈魂。通過活動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集中展示當地民族風情,形成以黃果樹瀑布群為載體,以民族文化為內涵的旅遊產品。

四 結語

旅遊業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產業,品位較高且有民族特色和曆史底蘊的旅遊產品才是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節點。黃果樹旅遊區要學會賣文化,文化才是旅遊之靈魂,隻有將獨具魅力的瀑布景區自然風光與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聯姻,才能更好地打造自己的旅遊品牌;又因文化作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隻有根植於本地人文曆史環境,才能發展成獨特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態。因此,民族地區旅遊產業規劃要充分發揮地區長期積累的民族文化的智慧與精華,以民族文化支撐民族地區旅遊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傳康.城市旅遊開發規劃研究提綱[J].旅遊學刊,1996(5)

[2]樊敏.試論布依族地區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及文化產業的發展[C].布依學研究(之七)——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1

[3]王思明.保持布依族文化特色,推動布依族地區旅遊發展(序二)[C].布依學研究(之八)——貴州省布依學會布依文化與旅遊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02

[4]李斌.大旅遊要有大文化支撐[J].發展研究,2008(4)

[5]彭華.關於旅遊地文化開發的探討[J].旅遊學刊,1998(1)

[6]農文成.弘揚民族文化 發展民族文化事業[N].貴州民族報,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