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2 / 2)

動漫產業立足於自己的的文化背景下才能有所突破性發展,受製於我國創意人才思想的開放性不足,我國動漫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與國際化因素欠缺。內容創意的不足帶來的便是市場受歡迎程度受限與經濟效益低下。

電視行業中的同質化與“山寨化”更是數不勝數,各類選秀類節目的創意多是模仿甚至直接照搬國外選秀模式和場景。而婚戀類、魔術類、K歌類、競技娛樂類、就業類、真人秀類節目的同質化現象此起彼伏,業界中能夠引領創新新業態的電視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收視率與廣告收入得到保障,跟風而起者則成為了同質競爭的受害者,極大地浪費了相對緊缺的電視資源。

3.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傳播渠道不暢通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文化產業法律法規還很不健全,尚沒有形成一套係統的文化產業法律法規體係。由於法律法規的不健全,文化產業出現多頭管理、政出多門,條塊化分割管理現象嚴重,依然存在著對計劃經濟管理體製的路徑依賴。文化部、新聞出版署和國家廣電總局三個部門各管一攤,部門之間職責劃分不清晰,這種不合理的格局導致難以形成統一的文化市場體係,不利於文化企業的競爭。

目前,我國文化傳播渠道主要有四條,即出版物發行(含圖書和報刊)、廣電傳輸網絡(含有線和無線)、電影院線和文藝演出院線。在圖書發行渠道上,缺乏全國統一的完整體係,廣電傳輸網絡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用戶網以省為單位封閉運行,不能互聯互通。

渠道不暢已成為製約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係,需要把文化傳播渠道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別是要打破地區封鎖,不能人為地阻隔文化傳播。

4.文化貿易逆差依然很大,對國家軟實力的貢獻有待提高

盡管中國文化產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但目前的貿易逆差仍然較大,以演藝產品為例,中國引進和派出的文藝演出每場收入比約為10∶1,中國全部海外商業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億美元,不及國外一個著名馬戲團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從總體上看,文化貿易仍遠遠落後於國家對外貿易的總體增幅,並且存在巨大的逆差,貿易逆差額約為10∶1。當“流氓兔”、“哈利波特”等成為國內街知巷聞的名詞時,卻很少有中國影片能在西方國家的主流影院上映,很少有中國動畫片能為世界兒童所熟知。在走出國門的進程中,缺少優秀的文化產品將直接影響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相對欠缺嚴重影響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軟實力,進而影響著國家的軟實力。

三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

從世界各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曆程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產業集群不斷發展的過程。通過文化產業集群,在同一區域內的文化企業組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能及時與區域內上遊供應商和下遊客戶進行聯係,同時還可以實現在區域內共享服務、基礎設施、以及勞動力供給,降低成本。

文化產業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在某一區域自發集聚或在政府主導下實現集聚,似乎已成為必然趨勢。從目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看,其同樣呈現出文化產業集群化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鄧安球.文化產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2]賽迪顧問.2009 201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D].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0

[3]唐季禮.中國幾千年文化導致電影產業創意不足[OL].鳳凰網,2010.12.10

[4]李東鐵.文化全球化與民族國家[D].中央民族大學,2003

[5]胡熠.文化產業發展與管理體製創新[D].福建師範大學,2002

[6]李慶東.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04(2)

[7]鄭百靈、周蔭祖.關於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幹思考[J].當代財經,2002(9)

[8]範玉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思路探析[J].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5(2)

[9]楊吉華.未來十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六大趨勢[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7(1)

[10]曲曉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初探[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