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私車公用能否報銷?
公車私用在當今社會對我們而言應該不算陌生了。那麼私用公車能否報銷呢?本節我們就來看相關內容。
由於車輛屬私人所有,不列入公司固定資產,其費用支出不能在公司賬上列支。但公司為生產經營需要,以租賃形式租用的車輛,其租賃費用可在稅前列支。
私車公用發生的費用應憑真實、合理、合法憑據,準予稅前扣除,對應由個人承擔的車輛購置稅、折舊費以及保險費等不得稅前扣除。
但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點:
1、公司與老板要簽訂租用合同,可載明是無償提供使用的。(合同是為了稅務部門備查的)
2、直接用在生產上的(卡車)發生的費用記入生產成本。
3、小車用在管理部門的記入管理費用。
4、油費你可開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向石油部門索取)
5、所有費用必須是真實、合理、合法的憑據,包括養路費、修理費、油費、固定費用以外的,如汽油費、過路費、修理費的,這樣公司用了就會發生的,而保險費不管租不租用都要發生的,故不能記入公司的。
私車公用在取得租車發票的情況下是否要提折舊,要分為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的。具體如下:
1、為便於管理及有效控製辦公成本,提高日常辦公效率,公司不配辦公專用車輛,采取私車公用補貼及公司員工因公外出交通費報銷相結合的管理辦法。
2、本辦法適用於公司各部門或崗位的私車公用及公司員工因公外出交通費報銷管理。
3、本辦法所稱私車公用是指符合一定條件的人員(不包括已實行工資本身含費用人員)報公司總經理批準將其私有車輛用於公務活動。
4、對於有私車公用的部門或崗位,根據公司各部門或崗位工作性質,外出辦公事頻繁程度,核定一定額度的交通費用補貼限額(詳見附錄一)。每月隨車所有人工資一並發放,公司不再對其辦公交通費用予以報銷。
5、車輛所有人在領取車輛私車公用補貼後,應按時保證本部門日常辦公用車需求及公司特殊情況下的車輛調配使用,如未能保證應說明理由,以便於公司另行安排。如未及時說明導致公事延誤造成損失則本月補貼扣除,如有多次則停止其私車公用活動及補貼。車輛使用原則定車定人。
6、對於未有私車公用的部門或崗位,員工因公外出辦事,原則上應乘坐公共交通車不鼓勵乘坐出租車,但因特殊情況確要坐出租車的,經本部門領導批準後可乘坐出租車,費用報銷時需在費用報銷單上注明起止地點,時間及因何外出等情況說明,實報實銷。
7、屬私車公用車輛,必須按時向車輛管理部門交納相關規費,車輛一切規費由車輛所有人自行承擔。
8、私車公用車輛在因公外出情況下,違反交通法規,罰款由當事人自行負擔。如發生交通事故,除應先急救傷者及向附近警察機關報案外,應立即聯絡單位主管或處理,並通知保險公司辦理理賠及確認肇事責任。
9、對因公須至外地出差,必須駕駛私有車輛時,應先向部門主管或相關負責人提出申請,經核準後本次外出費用經核對後予以實報實銷。未經批準異地出差所產生費用自行承擔。
10、公司對私車公用的辦公使用管理及調派歸口公司行政部。
12、會計人員的舞弊行為有哪些?
在會計實務中,會計舞弊現象並不少見,而且其種類多種多樣。本節我們就具體來看會計舞弊究竟有哪些。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會計舞弊,在會計實務中,不符合會計準則精神、不符合會計製度要求的會計信息,均屬於失真的會計信息。而造成失真會計信息的主要原因是治理層舞弊,即在企業治理當局的授意下,利用會計規範給予企業的靈活性,有偏向性或誘導性地提供信息,甚至違反會計規範製造假賬。事實上治理層舞弊是危害最大、後果最嚴重,也最難以察覺和防範的會計舞弊行為。
其次,我們來看會計舞弊的通常做法,一般是虛增資產、收入和利潤,虛減負債、費用。主要包括:多計存貨價值、多計應收賬款、多計固定資產、費用任意遞延、漏列負債、虛增銷售收入、虛減銷售成本、隱瞞重要事項的揭露等。具體如下:
1、利用集團內部架構進行關聯交易,從而進行利潤操縱。公司溢價采購控股子公司產品及勞務形成固定資產,由此,子公司的收益可確認為當期合並表利潤;公司將產品銷售給控股股東和非控股子公司,對於公司而言,銷售收入會因此增加,同時應收賬款和利潤亦增加;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場價銷售給第三方,確認該子公司銷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從第三方手中購回,從而避免了集團內部交易必須抵消的約束,確保了在合並表中確認收入和利潤,達到了操縱收入的目的;此外,利用虛假合同虛構收入在關聯交易中也非常普遍。
2、在各個會計期間內調節收入和利潤指標。假如公司銷售的產品需要實施安裝與服務,銷售過程持續時間長,收入並非一次實現,非凡是對於跨年度實現的銷售,需要在年度間分配利潤。公司為了達到一定的收入或利潤指標,在服務或工程未提供完畢之前,即在賬麵確認收益。
3、在各個會計期間內轉移費用,推遲費用的確認。通過計提折舊、存貨計價、待處理掛賬等跨期攤配項目來調節利潤。通過少提或不提固定資產折舊,將應該反映在當期表上的費用掛在“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或“預提費用”這幾個跨期攤銷賬戶中的借方,以推遲確認成本費用,實現對利潤的調節。
4、虛列期末存貨從而減少銷售成本,通過多提或少提資產減值預備等方法來調節利潤。
在銀行業的公司中不完整地利用權責發生製原則,在確認利息收入時,按權責發生製確認未實際收到的利息;同時,不按權責發生製預提應付利息,從而虛增利潤;人為修改貸款等業務資料,期末在沒有辦理任何貸款手續下,人為調節會計表,將實際已逾期的貸款調整為正常貸款,或人為調整貸款五級分類資料,從而達到調節資產減值或不當確認應收利息的目的;隱瞞表外業務利潤或虧損,不確認當期訴訟賠款損失、承兌彙票或信用證受騙墊款損失及其它銀行內部詐騙案件損失等,將上述損失款項掛賬處理。另外,銀行也有可能隱瞞外彙期貨交易及其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業務損失。
13、相關法律對會計舞弊的責任與懲罰有哪些?
會計舞弊是企業主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一旦企業中有會計舞弊或違反法律規定的事情發生,企業主首先要想到征求法律保護,而違反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也應該受到法律的製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六章對財會相關人員的職責有詳細的法律責任規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
(二)私設會計帳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製、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製、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帳簿或者登記會計帳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製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帳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製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製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 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五條 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製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 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製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複,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複的會計人員,應當恢複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第四十七條 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條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範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14、如何查處現金的會計舞弊?
在中國,銀廣廈、麥科特、鄭百文等虛假財務報告舞弊案件相繼曝光,使得一直不被重視的現金流量成為整個證券市場關注的熱點。本節我們就來看如何查處現金的會計舞弊。
現金流量指標和利潤指標在衡量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上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利潤用於衡量一定會計期間內企業創造的價值,現金流量用於衡量企業創造價值的真實程度。企業缺乏現金,就沒有償債能力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最終就會倒閉。在發達國家,大約80%的破產公司從會計上看屬於獲利公司,導致它們倒閉的不是由於賬麵虧損,而是因為現金不足。但對現金舞弊的認識多限於員工貪汙、挪用,現實中管理層惡意現金舞弊的手段更是令人驚歎。
首先,我們來看現金舞弊的製度機理
收付實現製是會計確認的時間基礎之一;是直接以款項的收付為標準來確認收入和費用的。在純粹的收付實現製下,會計隻確認與現金收支相關的交易和事項。收付實現製和權責發生製之間是一種互補關係,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製,現金流量表的確認基礎是收付實現製。有現金就有現金舞弊,近兩年我國公眾公司管理層舞弊呈現出現金舞弊的高發趨勢,如草原興發、長安信息,創智科技等已成為現金舞弊的新生代。
其次,我們來看現金舞弊的表現方式
任何一種舞弊行為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虛增收入勢必要增加資產,一般有虛增現金、存貨、應收賬款或固定資產等方式,而虛增現金最為便利,管理層隻需要疏通銀行或偽造對賬單即可。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看:
1、虛假現金流量
公司通過偽造與現金有關的原始單據而虛構現金,使公司保持較高的現金量,以蒙騙投資者;或者某個大股東已實際占用了企業大筆現金,財務報告期暫時歸還;或者是高現金量實際被凍結、抵押,無法動用;或隱瞞部分業務現金流量。2002至2004年,科龍管理層陸續采用偽造銀行收付款憑證、銀行存款賬簿記錄、對賬單、公司印章等低級手段,隱瞞資金收付,虛增利潤共計3.83億元。
2、隱瞞現金受限
顧名思義,受限現金是指用途受到限製的資金,一般指存款已質押或凍結。受限現金應在公司財務報告中加以披露,而一些公眾公司卻將這一重要信息隱瞞,致使財務報表反映的貨幣資金不真實、不完整、分類不合理,以蒙蔽投資者或掩蓋大股東占用資金的事實。
3、募集資金違規使用
公眾公司募集到的資金必須做到專款專用,有些公司在上市募集資金時虛報項目所需經費,圈到資金後,改變其用途;或者將其化整為零,秘密轉至賬外,非法使用;或者將存款質押以套取貸款,嚴重背離了募集資金專款專用的規定。
15、如何有效發現財務報告陷阱?
在財務管理中,財務報告陷阱時有出現,該如何有效發現財報陷阱呢?本節我們就來為您支招。
首先,我再來回顧財務報告的概念,它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麵文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新的會計準則要求在年報中披露)、附表及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一般國際或者區域會計準則都對財務報告有專門的獨立準則。“財務報告”從國際範圍來看是一個比較通用的術語,但是在我國現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中使用的是“財務會計報告”術語。為了保持法規體係上的一致性,基本準則仍然沿用“財務會計報告”的術語,但同時又引入了“財務報告”這一術語,並指出“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從而較好解決了立足國情與國際趨同問題。
其次,我們來看發現財務報告舞弊應從哪幾個方麵入手:
1.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是企業、單位會計部門在日常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定期編製的、綜合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麵文件。
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事業單位除資產負債表外,還有收入支出表、事業支出明細表、經營支出明細表。
會計報表按編製時間可分為月報表、季報表、半年報表和年報表。
會計報表按報送對象不同,可分為對內報表和對外報表。內部管理所需會計報表的數量、內容、格式和報送時間,由單位自行製定;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的種類、格式、指標內容、編製時間等,均應執行國家有關會計製度的統一規定。
(1)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以企業為例,下同)在某一特定日期(年末、季末、月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
①資產負債表的理論依據。
資產負債表的理論依據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②資產負債表的基本結構。
資產負債表分為左右兩方,左邊為資產,右邊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兩方內部按各自具體項目排列,資產各項目合計與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合計相等。
③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A。報表的資產項目,說明了企業所擁有的各種經濟資源及其分布。
B。報表的負債項目,顯示了企業所負擔的債務的不同償還期限,可據以了解企業麵臨的財務風險。
C。所有者權益項目,說明了企業投資者對本企業資產所持有的權益份額,可據以了解企業財務實力。
D。可據以了解企業未來財務狀況,預測企業的發展前景。
(2)利潤表。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及分配情況的報表。
①利潤表的理論基礎。
利潤表的理論基礎是收入——費用=利潤(或虧損)。
②利潤表的基本結構。
利潤表有單步式和多步式之分,多步驟的格式是:產品銷售收入減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等於產品銷售利潤;再加其它業務利潤,減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於營業利潤;再加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減營業外支出,等於利潤總額;再減企業所得稅,等於淨利潤。
③利潤表的作用。
A。反映企業利潤總額的形成步驟,揭示利潤總額各構成要素之間內在聯係。
B。可以使報表使用者評價企業盈利狀況和工作成績。
C。有利於報表使用者分析預測企業今後的盈利能力。
(3)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製為基礎編製的財務狀況變動表。
①現金流量表動態地說明企業某一會計期間各種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情況。
②現金流量表的基本結構。
A。主表:按以下順序列示:
結營活動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彙率變動影響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
B。補充資料:包括三方麵內容:
a。不涉及現金的投資及籌資活動;
b。將淨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c。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初期末數。
2.會計報表說明
會計報表說明指單位對會計報表及其財務計劃指標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所形成的書麵報告,包括主要會計方法說明、報表分析說明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由於會計報表格式及其內容的規定性,隻能提供量化的會計信息;而且要求列入報表的各項信息必須符合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報表本身反映的會計信息就有一定的限製,這就在客觀上要求在編製會計報表的同時,還要編製會計報表說明。
(1)主要會計方法說明包括的內容
①有關資產計價及處理方法的說明。
A。材料及其它存貨的收、發、結存計價方法及其變動情況與影響。如材料用計劃成本還是實際成本核算、出庫材料計價是用“先進先出法”還是“加權平均法”等。
B。長期投資的計價核算,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等。
C。采用的產品成本計價方法,如“品種法”或“分步法”、“分批法”、“分類法”等。
D。固定資產及流動資產的報廢、變賣、轉讓、盤盈盤虧、毀損等實際情況及核算方法(如曆史成本和重置價值等)。
E。壞賬準備的計提和壞賬損失的核銷情況,以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的確認情況。
F。其它會計政策變動情況及其影響程度,如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遞延資產攤銷期限等。
②有關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處理情況說明。
A。流動負債的基本構成項目。
B。長期負債的基本構成項目。
C。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情況及其影響。
③有關收入、費用賬務處理說明。
A。收入、費用的核算是否嚴格遵循權責發生製基礎。
B。其它收入和其它支出的確認及具體收支項目構成。
(2)報表分析說明主要包括的內容
①分析說明的方法。
報表分析一般采用比較法,其內容包括:
A。將有關指標的本期實際數據與計劃或預算比較,以發現差異;
B。將本期實際指標與上年或曆史最好水平比較,以分析單位的發展變化趨勢;
C。將本期實際指標與同行業其它單位的指標進行比較,以尋找差距,提出改正措施。
②分析說明的內容。
A。基本情況。基本情況是報表分析說明的概述,在這一部分,應該用簡練明快的文字進行表述。如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目標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資金增減及資金周轉情況,成本費用和收入計劃完成情況,稅金繳納情況,基金增減情況,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對本期或下期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其它需要說明的事項等。
B。影響計劃完成情況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這是報表分析的核心內容,要以數字和文字結合起來對重大因素進行分析。如用銷售利潤率,分析銷售收入的獲利水平;用總資產報酬率,分析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用資本收益率,分析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利能力;用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投入資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用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分析企業資產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用社會貢獻率和社會積累率,分析企業對國家的貢獻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