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文化藝術
作者:郭淑梅
【作者簡介】郭淑梅,女,內蒙古人,遼寧醫學院外語教研部助教,主要從事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
一、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特點分析
英美文學能夠體現出美國民眾以及英國民眾對於現實生活的審美觀念。通過英語這種很強表意功能的語種工具,展現出英美文學靈活多變的風格,例如有的粗獷似野馬奔騰,有的似少女竊竊私語,有的高雅似陽春白雪,有的粗俗似下裏巴人,有的含蓄似弱柳扶風。“英國文學在演變過程中也受到了文學本體外的曆史、文化、政治、宗教等因素影響,經曆了文藝複興、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現實主義以及現代主義等階段,在戰後開始從寫實走向多元化、實驗化。”[1]美國文學獨立於英國文學,雖然在發展成長初期帶著一些英國文學的特點,但隨著歲月的變遷,美國文學開始慢慢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戰後,美國文化在成長過程中經曆了 20 世紀 50 年代發生的新舊交替、60 年代實現精神滋潤、70 年代到現在多元化的發展階段,形成自己在不同曆史時期的鮮明特色、特征,表現出多元化、平民化,崇尚自由和個人幸福。美國文學出現過幾次繁榮景象: 美國民族文學在 19 世紀前期形成,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文學產生了兩度的繁榮,對世界帶來了影響。 20 世紀 30 年代開始興起關注文本研究的批評派,然後又興起了很多的文學派別,例如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新曆史主義、女權主義、解構主義等,表現出非主流化以及多元化的態勢。
二、文化差異策略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一)英語在英美文學評論方麵的影響
語言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有發揚和傳承本國思想、文化的作用。英美文學評論屬於英語文學的一個分支種類,英美文學語言需要進行整理、加工,自身才會具備特定的含義,從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早期,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有一些相似之處,隨著北美印第安土著的語言和英國英語的不斷接觸,產生了許許多多新詞彙,從這時開始,美國英語慢慢形成。”[2]英國英語屬於英語語言的正宗產物,文化傳承作用成功地在英國英語語言使用上得到顯示。在英國文學評論方麵,由於英國文學評論家對英語語言有著由衷的尊崇,使英國英語語言的使用表現為中規中矩。美國英語由英國英語衍生而來,在核心上沒有改變。美國是一個新生國家,他的本土文化、政治製度、國家都是新的,充滿了一定的創新和叛逆。沒有了曆史、文化和政治方麵的包袱,在語言的使用方麵能夠充滿創新精神,這也和美國國家標榜的精神相符合: 一切皆有可能。
(二)不同的文化內涵造成的英美文學評論影響
1.英國文化內涵方麵
在英國文化內涵對英國文學評論方麵,英國文學評論既有繼承的一麵,也有反叛的一麵。在英國作家莎士比亞著名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裏,描述了主人公哈姆雷特替父報仇的情景,那句經典語句“選擇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充分顯示出主人公哈姆雷特那種優柔寡斷的個人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哈姆雷特的個人性格似乎也影響到了英國文學評論。莎士比亞的思想也影響到了歐洲的其他國家。著名作家歌德比較注重改良主義,不呼籲進行革命。狄更斯在暴力革命方麵也持反對態度,在他自己創作的小說《雙城記》中,通過暴力革命和人道主義的對比,表現出用愛來戰勝恨。英國文學評論奉行保守主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分析: 第一,社會改造和完善需要借助於革命的推動力量,革命不是溫和的,需要借助於暴力的手段。所有的被革命者都不會輕易地交出自己的政權。第二,人們思想的改造也是一個從外到內、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人們充分地認知社會環境在人們思想方麵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承認人們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就會認為革命會解決人們的道德問題以及思想問題。第三,關於道德約束力有多大,不存在具體衡量的標準,對此,人們對別人的自律能力缺少信心。在 20 世紀後的英國文學評論界,重新理解、闡釋了原來的理論成就。站在客觀角度,英國文學雖然不具有在世界文學評論界呼風喚雨的泰鬥人物,但是英國文學評論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感受得到。由此可以簡單地展望一下英國文學評論,它的發展方向是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和女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