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為了使故事中主角的性格更具鮮明特點,根據劇情需要,往往會設置一個或者幾個可以映襯主角性格的配角。其大多數是圍繞主角性格所展開的不同性格上的某一點,加以誇張、放大。如《功夫熊貓》中,阿波的鴨爸爸,《怪物史萊克》中多嘴的驢子,《冰河世紀》中的貧嘴樹獺,電影版《獅子王》中的丁滿和蓬蓬等。他們性格的設置往往通過對話的幽默、造型的幽默以及動作的幽默所表現出來。以電影版《獅子王》中的丁滿和蓬蓬為例,在對話情節的幽默設置:丁滿和蓬蓬,整天不停地鬥嘴,他們獨有的說唱形式加上藍調爵士樂風格的伴奏,強烈的感染力和召喚力都能在對話中所體現,跌宕起伏的節奏,讓人忍俊不禁。造型方麵的幽默更是別具一格,丁滿小小的個子,細細長長的身材,但卻透露出精明老練的性格,時常耍耍酷;蓬蓬跟丁滿的小個子形成鮮明的對比,它體積龐大,四條細短到令人驚訝的豬蹄支撐著圓滾滾的身軀,看起憨厚老實,隻有在那向上翹的豬牙和豬尾巴的整體效果下才能感受到它的驕傲。如此誇張的造型配上幽默的對話、節奏感強的音樂,跑起來的丁滿和蓬蓬足可以讓人捧腹大笑。
與之相較而言,國產動畫電影中卻很難找出一個有鮮明個性且推動主角性格發展的配角。拿當下的國產動畫電影《辛巴達曆險記2013》為例,片中的冒險王索羅漢作為辛巴達和阿拉丁冒險之旅中的一員是個十足的配角。通過與辛巴達性格的對比,不難發現,正是索羅漢在遇到危險時的不知所措與辛巴達的表現出的淡定自若,從而凸顯辛巴達堅強勇敢的性格特點。但是,除了性格方麵的對照,索羅漢的存在僅是為影片增加一些極低的笑點。再如國產動畫電影《馬蘭花》中,那些跟著馬郎、小蘭並和他們一起對抗藤妖的小動物們也是片中的配角,他們在平時都有著自己大大小小的缺點或者毛病,可是到了關鍵時刻,他們一個個變得英勇無比,團結一致。從一定角度來講,也是符合國產動畫電影“寓教於樂”的觀念,但是並沒有在角色設置上襯托主角,達到相得益彰的審美效果。
一般來說,反角的設置是與正麵角色相對的,因此反角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在動畫電影初期,反角大多以邪惡形象出現,他們總有著可怕的陰謀、極其惡劣的品性等。然而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動畫電影中的反麵角色的性格也趨於豐富化和多元化,有時甚至成為片中引人矚目的角色。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係列的幾部動畫電影中,盡管灰太狼總是在想法設法的抓羊,然而一次次的失敗後,它仍不氣餒。換個角度講,狼抓羊、吃羊都是一種生存本能,不能一概而論的定義為“壞”。如果把喜羊羊等小羊們視為主角,那麼灰太狼亦是當之無愧的主角,稍有區別的是喜羊羊等小羊們是正麵角色,而灰太狼在片中處於反麵角色。
在反麵角色性格的設置中,反麵角色的命運也是隨著劇情不斷變化的。通常情況下分為三類:“一壞到底”、“由好變壞”以及“由壞變好”。第一種性格是從出場到結束,該角色性格始終不曾改變。如《邋遢大王奇遇記》中的尖嘴密探,從出場的奸詐狡猾直到最後老鼠王國被炸毀,他還不肯放過邋遢大王,想要與他同歸於盡。第二種性格和第三種性格剛好形成鮮明的對比——“由好到壞”和“由壞到好”。如國外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3》中的大熊,這是一個可愛的玩具,它能散發的香味是草莓味兒的,沒有人不想把它抱在懷裏,因被拋棄導致性格發生轉變,成了一個邪惡的統治者。
二、場景設置技巧
要提高動畫電影的敘事技巧,還有一個重要領域,那就是提高動畫電影中的場景設置技巧。論及動畫電影的場景設置技巧,不得不提及“陌生化”的敘事技巧。“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的一個最有價值的思想。陌生化的敘事技巧就是把那些司空見慣的東西以某種敘事方式轉變為陌生的東西,從而使人產生新鮮感。通過“‘創造性地破壞’習以為常的、標準的東西,以便把一種新的、童稚的、生氣盎然的前景灌輸給我們。”[3]陌生化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手法,也是一種吸引觀眾的商業手段。“動畫電影的本性是物質現實的變形。”陌生化是動畫電影中必須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