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心理學家開始用本土心理學的方法分析了中國人的自我概念。與西方人的劃分方法不同,這種劃分考慮到了中國人生活以及社會關係的各個層麵,認為在和不同的群體交往中,中國人表現出的自我是不同的。中國人的自我不像西方人那樣由簡單的公我和私我兩極組成,中國人的自我從宏觀上可以分為個人取向和社會取向兩個方麵。其中個人取向指個體支配、控製、調整他的物質的、生物的、社會環境去滿足自身的願望、動機和野心的一種自發的傾向;社會取向指個體通過聽從他人、與他人合作、融入建立並維持與周圍物質、生物、社會環境的一種和諧關係的傾向。具體來講,中國人的自我概念包含以下取向:
工作與單位取向:包括做事認真努力,盡忠職守,為自己的工作單位犧牲奉獻,為上司做事任勞任怨,努力維護工作單位內部的和諧,關心自己工作單位的未來前途,對同事很講義氣,很在意自己的名譽,將自己的工作單位看作家庭,幫助下屬解決問題,講究道義,尊敬上司,遵守法律,常聽取下屬的意見,忠於自己的工作單位,上司信任我,看中自己工作單位的整體績效等。
個人取向:包括領導能力強,容貌漂亮,身材好,能言善道口才好,做事有創意,多才多藝,知識豐富,身手靈巧,精明能幹,在上司麵前善於表達意見,學習能力強,善於領導下屬,在社團中居於領導地位,幽默風趣,很會解決問題,文筆很好,做事有遠見,很會打扮自己,做事有魄力,敢做與眾不同的事等。
關係取向:包括能尊重同事,和藹可親,與同事合作無間,與上司關係良好,明理,識大體,能讓父母快樂,避免與家人意見不和,與兄弟姐妹和樂相處,樂於幫助鄰居,與鄰居和睦相處,善於與同事溝通,凡事給別人留麵子,在別人麵前自己很有麵子,朋友都重視我,與同事和諧相處,有知心的好朋友,別人都說我是個好人,受到家人的尊重等。
家人與家庭取向:包括與配偶溝通良好,能體貼配偶,尊重配偶想法,對配偶有情有義,很會照顧子女,疼愛子女,與配偶形同一體,能設身處地為配偶著想,了解配偶的感受,盡心管教子女,了解子女感受,喜歡自己的家庭,願為家庭努力付出,與家人和樂相處等。
他人取向:包括總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顧慮別人對我的看法,總是在意別人對我言行的看法,考慮多數人共同意見的影響,常順從大家的行為等。
中國人的這幾種自我取向和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明顯不同,所以對管理者而言,理解中國人自我的內涵就非常重要。以關係取向為例,中國人很在乎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如果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能滿足員工在關係上的自我需求,就很難得到員工的認可。在我們關於黨政領導的研究中,這一點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對美國的領導者而言,在他們的50項勝任特征中,針對他人關係的特征占到了48%;針對事情的勝任特征占44%:而針對自己的勝任特征隻占8%。而中國黨政領導幹部的2l項勝任特征中,涉及與他人關係的約占43%:針對具體問題的解決的勝任特征約占14%;而針對自己的勝任特征約占43%。在中西方管理者的勝任特征中,管理他人方麵的勝任特征基本上一致,即中國和美國的領導者均把將近一半的精力放在處理與他人的關係上。但在對事和對自己方麵,存在著顯著的文化差異:美國人把較少的精力用來管理自己,大部分精力用來做事情;而中國人把較少的精力放在做事上,大部分精力被放在了自我管理上。可見自我在中國管理者眼中的價值,一個不善於管理自己的人,就不是一個好的領導。有關研究還發現,中國的文化強調關係,強調權力的重要性,強調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