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涉人力資源工作的我來說,對此行業的了解及對其中涉及的各方麵知識的掌握程度,確實不值一提。以前我對人力資源管理知之甚少。公司訂閱了《人力資源》雜誌,我也從來不曾翻閱,直至今年接觸這方麵工作才開始對這本雜誌有所關注。通過半年多來的人力資源工作實踐,加上經常有意識地去閱讀相關文章讓我對人力資源工作有了粗淺地認識。
我目前從事的是人力資源工作中一些基礎工作,如:發布公司招聘信息、協助舉辦招聘會、查收簡曆、聯係麵試、引領新人報到、協助員工完成勞動合同的簽訂與續簽、管理員工檔案信息。也許對各位資深HR經理而言,這些工作實在是小CASE。剛開始我也天真地以為人力資源的工作也就這麼簡單,可以很輕鬆地將它做好,隨著工作不斷進八狀態,對HR工作的認識發生了變化,越來越感覺要做好這份工作並不容易,需要進行多學科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和學習。
首先,HR工作者要懂營銷學。人力資源部門對內為員工提供服務,是內部營銷的過程,如向員工宣導滲透企業政策、理念、文化等。如果HR工作者具有“營銷”的意識,用營銷的理念來開展工作,就會讓這個過程潛移默化,有助於讓工作“深入人心”。同樣,對外更是營銷的過程,當我負責為公司對外發布招聘信息、舉辦招聘會、大張旗鼓地為企業“招兵買馬”時,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必須把公司好好地推銷一番。從公司環境、規模、主營業務、福利待遇到公司文化,都要突出重點、繪聲繪色地為應聘者們娓娓道來。然而能不能把優秀的人才吸引來,並不是光靠耍耍嘴皮功夫就可以辦得到的,因為現在找工作的人看重很多方麵,他們不一定會按我的講解來接受公司的全部信息,他們有自己關注和看重的方麵。如果我把工作環境、公司業務優勢、公司文化推銷得很好,而沒有客觀地介紹公司為員工提供的成長機會與福利待遇,對人才來講,同樣會失去吸引力。
其次,HR工作者要懂心理學。無論是與新員工進行日常工作交涉,還是業餘時的閑話家常,無形中我都扮演了心理學家的角色。通過與新員工們的談話,我可以了解到他們對業務的上手情況、與同事和新環境的融合現況、對公司的態度建議等。但在交談的過程中,我並不能隻一味的聽,需要通過聽來捕捉他們的真實想法,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因為哪怕是一聲不經意的歎息、抱怨也能折射出公司製度、人文環境對員工造成的影響。
在很多情況下,員工出於種種顧慮不會坦率地表明自己的真實想法,比如有人認為進入公司後感覺薪水沒有像期望的有所增長,但在告訴你後仍不忘附加一句: “開玩笑而已”。為了使員工可以暢所欲言,表露真實看法,人力資源工作者必須先成為他們的朋友,與其建立平等的、無利益衝突的關係,做他們最忠實的聽眾,然後再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了解員工心理需求,我們才能更好地完善公司各項製度,包括環境設施的改進、培訓I力度的加強、薪酬體係與激勵機製的完善等。
再次,人力資源工作要注重製度、目標。員工的行為規範要靠管理製度來約束i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協調性和創造性要靠科學的管理來調動。我們需要製訂一係列切合公司實際的規章製度並不斷地加以完善,調動不同層次的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大家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實現員工與公司的共同發展。
我經常與一位HR主管探討人力資源的相關問題,從他那裏得到了很多啟發。他說,人力資源工作表麵上看是個管人的差事,而實際上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不同人達成同一個目標,能做到這一點就是成功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把人力資源這門學問做好,不但需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秉承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而且要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的開展中,多向有經驗的同行請教,從而摸索出更好的工作方法。
我體會了做好人力資源工作的艱辛,但通過自身工作的開展我也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當我成功地將人才引進公司時,當我與員工建立起朋友加夥伴關係與之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時,當我通過讀書或培訓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時,自己感到無比的欣喜,這也正是自己想要表達的:做好人力資源工作不容易,但是讓人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