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攻守相輔巧取勝(1 / 2)

不被敵人戰勝的在於嚴密防守;能夠戰勝敵人的在於乘機進攻。防守是因為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善於防守的軍隊,就像隱藏在極深的地下無法察覺;善於進攻的軍隊就像從九天而降,銳不可當,因此能夠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勝利。

《孫子兵法》在這一段主要論述“善守”、“善攻”,要善於運用策略,守、攻到最好地步,達到“自保而全勝”的目的。

解放前,中國的豬鬃有三大中心集散地,即四川、上海和天津,又數四川最大。當時四川做豬鬃生意的古耕虞,地位舉足輕重。中國當時的工業極不發達,豬鬃的市場主要在英國和美國,古耕虞與英美商人結成了長期的貿易關係。

有一個叫朱文熊的,他姐夫是中國銀行的總經理。這個朱文熊帶著500萬元來到四川,想要獨霸這一方的豬鬃。他找到古耕虞,大言不慚地讓他交出市場。古耕虞不答應,朱文熊就下了狠招,抬高收購價格,是豬鬃他就要,想通過壟斷的方式,把古耕虞擠出市場。

古耕虞是民族資本家,朱文熊是官僚資本家;古耕虞是一條小魚,朱文熊是一條大魚。在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古耕虞知道,要是不打敗朱文熊,自己往後就沒有好日子過,隻要自己能占領著市場,就什麼都不怕。古耕虞對四川的豬鬃行情太了解了,很快就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

朱文熊大收豬鬃,古耕虞就趁著這個機會,把各個山貨商寄放在自己那裏的次等豬鬃全部售給朱文熊,讓他不斷地吞吃。與此同時,古耕虞把最好的豬鬃以最低的價格與英國人簽訂協議。

英國人把兩家貨一比較,立刻發現一個物美價廉,一個質次價高。英國佬立刻大呼小叫,連呼上當,要求向朱文熊退貨。事情一直鬧到中國駐英公使館。

朱文熊發現大事不妙,已經晚了。他根本無力承受退貨的結果。因為豬鬃隻有國外這一塊市場,國內對豬鬃基本沒有多少需求。朱文熊沒有了市場,留著幾船豬毛有什麼用呢。事情越發展越不妙,差一點逼得朱文熊跳了江。

朱文熊沒有辦法,隻好硬著頭皮來找古耕虞,求他出麵調停。古耕虞開始還裝傻充愣,好像一點兒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直逼得朱文熊快給他磕頭了,才答應幫忙,但條件也很苛刻,朱文熊必須摘下公司的牌子,滾出四川。

因古耕虞出麵調停,英國人答應了賠款了事。朱文熊賠了一大筆錢,摘下了剛掛起幾個月的公司牌子,灰溜溜地離開了四川,找他姐夫報到去了。經過這樣一番搏鬥,古耕虞成了四川最大的豬鬃壟斷者,無人能夠與他匹敵。這種局麵一直維持到抗日戰爭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