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角色論(2 / 2)

1.經理們的職務是極為相似的。車間主任、總經理、政府官員以及其他經理人,都可以用十種角色和六大特點來描述。所以,經理角色理論抓住了管理的共性。

2.經理工作確實存在著差別,但這種差別並不排斥共同角色和共同特點。

3.經理工作具有挑戰性和非計劃性,但每位經理都有一般的工作,尤其是傳遞信息和保持地位。有許多經理必須做的具體工作(如接待顧客、洽談合同等)往往被人看作是非經理性工作,這種觀點有些武斷。經理從事的工作,甚至是一些明顯看來“不屬於管理”的工作,最終都會涉及到他們作為經理的角色。

4.經理既是通才又是專家。對他所在的組織而言,他是信息中樞和處理紛亂的中心,是通才;對經理崗位而言,他在具體角色中需要技巧,是專家,但管理學往往對這些技巧所知甚微,管理學院也沒教多少。

5.經理的權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他掌握的信息,有些信息是他獨占的,但相當多的信息是口頭的並缺乏有效的傳遞方法,所以,他必須對本單位的戰略製定承擔全麵責任。

6.經理的工作過於繁重,時間過於倉促,因而多數問題的處理都流於膚淺。經理職務不適宜思考型的計劃者,而適宜適應性很強的信息處理者。經理行為模式偏向於“刺激-反應”型,而不是偏向於“猶豫-選擇”型。

7.經理的工作沒有科學,他們依賴於口頭信息和直覺處理問題。管理學家迄今對經理工作方式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8.經理處於“惡性循環”之中。職務的壓力使他難以接受管理學家的幫助,使自己的工作流於膚淺,這又反過來導致了更大的壓力,大機構的高層經理壓力更大。

9.管理學家可以幫助經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但需要學者們理解經理的工作並能接近經理的口頭信息基地。管理學家對經理的幫助主要在製定戰略和信息處理方麵。

10.管理工作是非常複雜的,它比管理學文獻中描述的要複雜得多,切忌滿足於用一個簡單處方來解決困難,隻有在對管理有明確理解後才有可能做出重要改進。

明茨伯格的理論,首次將經理工作提到管理學的高度,並且對經理工作的隻是進行了全麵闡述,特別是對經理在企業中所擔當的角色進行定位,將其職責權限加以明確,從而指明經理工作的方向。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隨著經理角色理論的不斷發展完善,它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將會有越來越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