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弗雷德裏克·溫斯洛·泰勒——科學管理思想(2 / 2)

3.工作過程標準化。

在科學地挑選和培訓工人之後,泰勒進一步注重工作過程標準化。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泰勒進行了大量的工時和動作研究,並製定了科學的工作標準。泰勒認為,造成工人“磨洋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管理者缺乏科學的日工作標準,工人每天應該幹多少都是憑當局的經驗和主觀意誌確定的。當工人為了多掙錢而努力工作時,當局就隨意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標準,因此,工人就隻好通過“磨洋工”來保護自身的利益。為了能充分地調動工人勞動的積極性,泰勒認為首先應該製定一個科學的日工作標準,並且明確指出工作標準化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和核心。

工作標準化是來自長期生產實踐的經驗的總結,是指導產品加工、實現產品設計、保證產品質量、節約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指企業製訂、貫徹流程的全過程。其主要工作是根據產品的特點,結合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對產品的工藝流程進行合理的、必要的統一和簡化工作。從工作標準化任務講,它指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工藝以及工藝流程標準化管理係統,不斷提高工藝流程水平。

4.科學管理。

泰勒對科學管理的研究分為兩個階段,即“分析階段”和“建設階段”。

在“分析階段”,研究人員把工人操作的每個動作都分解成盡可能多的基本動作,然後對這些基本的動作進行分析,把那些無用的動作去掉。並通過對“第一流的工人”的每一個操作動作進行觀察,選擇出每一個基本動作的最好和最快的操作方法,並把用最好、最快的操作方法來完成每一個基本動作所需要的時間記錄下來,加上一定的百分比(休息、準備與結束的時間)。

在“建設階段”,建立各種基本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時間的檔案,以便盡可能把它們用於其他工作或其他類型的操作上。這樣,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新的工作,隻要從工作標準檔案中找出各種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時間加以組合,就可以使每一種新的工作都有最科學的操作方法。用這種操作方法對工人進行訓練,就能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

泰勒認為,科學管理就是要求培訓、製度和獎懲都必須依據一個標準,隻有有了標準才能排除個人好惡的隨意行為。標準就是管理的“法”,就是管理的“科學性”,所以,泰勒的科學管理又可以被稱為“標準化管理”。

事實證明,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雖然產生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久遠了,但它現在對我們的管理活動依舊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時至今日,也許人們會忘記這個人,但他留下的寶貴遺產卻不容忽視,並且一經介紹,立即會被大多數管理者所接受。可以說,如果機器時代有什麼管理法則的偉人,泰勒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