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資本經營方式。什麼叫資本經營?資本經營也有兩種含義,一個是從狹義上講,一個是從廣義上講。從廣義上講,凡是使資本增值的經營都叫資本經營。從狹義上講是指投資、入股、資金變股份。一要履約經營,為了自己的生存,要履行合同條約。完成一項工程就是完成一個合同,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要履約經營。國際市場上承包商就要考慮今年一年簽訂多少合同,在國際市場上合同的總金額是多少,已經完成合同金額是多少,正在進行的合同金額是多少,這些合同履行得怎麼樣。現在很多建築企業不是這樣,缺乏合同意識,這是計劃經濟造成的。二要規模經營,所謂規模經營就是在一定規模下投入產出比最大,超過這個規模投入就造成浪費,小於這個規模投入也造成浪費,這個規模完成單位產品的成本最小,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大規模,而是適當的規模。三要多元化經營,就是多角化經營,分散企業經營的風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不能搞施工就隻搞施工,其他不幹。搞多元化經營,對於建築企業很有利,也有這個能力,它最貼近市場,不像其他工廠,工廠都是把人禁錮在車間裏頭,禁錮在生產線上,從材料進廠,到第一道線加工,第二道線加工,最後到總裝車間、包裝、出廠,接觸麵窄。施工企業和各行各業打交道,最了解市場,最有條件搞多種經營。四要聯合經營,聯合金融部門,聯合大企業,聯合大開發商經營。五要跨國經營,現在是國際一體化經濟,中國的市場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應該說中國建築業在國際建築市場已經成為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但是現在我國建築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還相當低,我們的潛力還很大。反過來外國人要打入中國市場,中國建築業遲早要走向國際,這是必須麵對的現實。
總之,企業應適應新的環境,製定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應根據時代特征,進行理念創新,從新階段,新認識,新目標,新思路來看待建築企業發展戰略,使企業更具強勁勢能,在日益複雜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思考題
1.進入世界建築企業前225強的企業大都是在戰略上做了文章的,隨著經濟全球化,外國建築企業將來到中國,享受到國民待遇,市場的壁壘隨之打破,我國建築業企業所享受到的各種保護將不複存在。我國的大中型建築業企業將如何應對這嚴峻的挑戰呢?
2.戰略本身要求具有長期的特點,長期的戰略通過連續性的短期目標得以實現,但我國大部分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首先不具備連續經營的觀念,這是十分危險的,造成這種現象的症結在哪裏呢?
論某國際機電工程承包商的跨地區經營創新
黃冠
摘要
通過介紹某國際機電工程承包商的業務狀態,論述其跨地區經營的創新之處,這些包括市場、戰略、合作、組織形式、管理、客戶服務等方麵的創新特色均值得國內同行業企業借鑒和學習,為國內同行業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中提供了一些經驗。
一、概論
筆者目前在一家國際機電工程承包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從事項目管理工作,該機電工程承包商總部設在香港,業務遍及亞、歐、澳、美等地。近幾年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強勁持續發展,A公司逐步將工作重點轉移至中國大陸市場,大力開拓大陸市場,在北京、上海、深圳、福州、杭州等地跨地區承攬了巨額的機電工程合同,獲得了很大的利潤。
隨著智能化建築的日益增加,機電工程正逐步將高新技術溶入到建築物中,成為高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因此利潤率較高,已成為承包商及廠商的追逐熱點。
近年來,在國內工程承包市場上,競爭日益公開與激烈,工程利潤率降得很低,以往那種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市場正進入微利時代,各個工程承包單位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將A公司與國內工程公司相比較,可以發現它在大陸市場跨地區經營方麵的創新之處,其中的某些經驗值得國內同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