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如戰場,企業如兵團。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應樹立戰略致勝的觀念,應考慮發展後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市場形勢、競爭對手、技術發展趨勢和企業基礎條件的前提下,製定企業經營發展戰略,這是關係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具有決定性、全局性、長遠性的決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計劃經濟時期相比,宏觀經濟環境以及企業自身基礎條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我國已加入WTO,對建築企業來說,發展戰略必須從理念上有所創新。
一、理性化經營的新階段
如今企業經營管理已經發展到了理性化經營階段。這個階段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經濟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的時期,現在的經濟既不是計劃經濟,也不是短缺經濟,而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應該說是要素市場充分發達的經濟。確切地說,現在我們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市場經濟亟待規範化。
第二,經濟可持續發展,世界上也叫新經濟時代。現在有的周期性發展已不存在,美國已連續七八年沒有通貨膨脹;我國提出經濟可持續發展,就是不搞大起大落。1997年國家采取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經濟軟著陸,使國發經濟能夠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
第三,現在世界經濟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和信息為創造財富的重要手段。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對建築業來講也是挑戰,各方麵的工作都需要創新。
二、對發展戰略的新認識
發展戰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戰略是對整個企業進行管理,也就是以未來為主導,與環境相聯係,影響企業總的發展方向的一種管理能力;狹義的戰略管理一般包括三個方麵,即企業某個發展戰略的製定、實施和控製,指的是企業某個發展戰略具體的運作。
目前對於發展戰略存在幾個錯誤的認識,一個就是企業的經理不太重視,認為發展戰略是未來的事情。這個觀念要改變。研究發展戰略必須從今天開始,要麵向未來,但離不開今天,如果企業隻考慮明天的發展,不考慮今天的經營,戰略的研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礎和意義。因此雖然發展戰略是以未來為研究目標,但與今天每時每刻的經營管理相聯係,不能離開今天的經營管理。第二個錯誤觀念是認為企業發展戰略是可以不著急的事情。實際上企業的發展戰略是非常著急的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以說相當一部分企業,就是因為缺少對發展戰略的研究,才會在管理上出現時高時低、時緊時鬆,經營時好時壞的情況。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由於缺少對發展戰略的研究,企業沒有發展目標,幾乎成了混日子。所以有人形容建築企業,日子難過年年過,處於一種維持局麵,但談不上企業總的發展目標。第三個是沒有認識到發展戰略是專家高層次的活動,是集體的、高層次的決策行為,而不是個體的、低層次的行為。製定發展戰略是職業性行為,而不是做表麵文章,不是寫規章製度一樣編一個公司的發展戰略,寫在紙上,貼在牆上,記在心上。
發展戰略不是形式主義的東西,它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指導企業向前發展的東西。一部分企業經營者不善於發揮專家的作用,不懂得製定發展戰略是有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不知道研究、製定發展戰略的緊迫性,所以公司仍處於一種彷徨的狀況。這正是需要創新的方麵之一。
三、企業經營的新目標
一般企業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但作為一個現代企業,其經營目標是綜合的,既要追求利潤,又要追求本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兼顧本企業員工的精神狀態和經濟利益,這是企業的綜合目標。尤其對於建築企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固然十分重要,也是企業存在和長期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企業發展戰略中相當重要甚至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若企業在一味地謀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卻忽略了其社會效益,或者說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所追求的目標與社會的需要不協調,那麼,最終結果隻能是被社會所淘汰。企業經營目標必須具有綜合性。
四、經營方式的新思路
過去叫建築公司,現在叫承包商,承包商就要有營銷意識,樹立營銷觀念,在商言商,企業經營方式要改變,與過去不一樣,尤其是在競爭時代。
第一,要調整競爭策略,注重雙贏戰略。過去一味強調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強調競爭,但是,當今不隻要強調競爭,更要強調合作,競爭和合作同時存在。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院校之間,企業與有關中介部門之間,很多時候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夥伴,工程施工應是聯合體施工,各自發揮優勢,進行聯合,謀取更大的效益,合作已成為當今世界的潮流,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對象,把競爭融於合作,共同製止惡意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開展有序競爭,合作為的是有更大優勢的競爭。另外還要強調發揚團隊精神,尤其是建築企業,沒有團隊精神,一個大樓(智能化建築)不是一個公司能蓋的,智能化建築是跨行業的,有建築行業,也有電子行業,有信息行業。隻有搞電子的、搞計算機的、搞智能線路的和搞建築施工的聯合起來,才能搞智能建築,這不是一個專業能幹的事情。必須搞分包,專業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