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傳播學視角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師話語策略研究(1 / 2)

基於傳播學視角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師話語策略研究

教育論叢

作者:左玲玲

摘要: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傳播活動,大學英語是許多高校學生的基礎課程,研究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不僅可以使我們了解英語課堂的真實情況,而且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課堂活動,使他們能夠通過交流促進語言習得。教師話語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傳播的內容,對學生的語言習得起著關鍵作用,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

關鍵詞:傳播學;教師話語;反饋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1

根據拉斯韋爾的“5W”模式,傳播的五要素即:誰(who),說了什麼(says 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to whom),取得了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和傳播對象是任何傳播活動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本文選擇從傳播學的角度,來探索大學公共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策略對學生語言習得的影響。

1.傳播主體與傳播對象

大學英語教師作為英語教學的傳播主體,在公共英語教學中起著主導地位,決定著英語教學效果的成敗。學生作為傳播對象,不僅是教學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教學傳播活動的參與者,在整個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本論文以寧波大紅鷹學院的教師和學生為研究對象,教師年齡基本在35歲以下,有10年左右的教學經驗,學生是寧波大紅鷹學院非英語專業A班和B班學生,A班學生全部通過大學英語四級, B班學生大學英語四級成績在360-424分之間。

2.傳播內容和傳播媒介

大學英語的教學授課內容作為傳播內容,需符合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教學課件、教學視頻、播放的音頻以及網絡課程等資源作為傳播媒介,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的平台,為語言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輔助。目前,大紅鷹學院的英語教學全部在多媒體教師,教師上課都采用PPT加黑板板書的形式,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形式多樣。同時開設的大學英語網絡課程,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大量的資源,也為師生的通暢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3.大學英語課堂互動中教師運用的策略

課堂互動在公共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教師采用何種課堂互動策略,其目的都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其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完成知識傳授的任務。從課堂控製的角度來分析,主要的策略有:

3.1支配性策略:采用此種策略的目的是控製學生的課堂行為。在公共英語課堂上,教師所采用的威脅和命令的手段,就屬於支配的策略。比如教師上課時,學生在下麵玩手機,教師走上前命令其把手機關機,否則就把手機扔出窗外,這種情況下,學生一般都會聽從教師的要求,但可能會導致師生關係不和諧,甚至會遭到反抗。

3.2協商性策略:在課堂中為了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順暢,使課堂中師生之間的對話順利進行,教師經常會運用協商性策略,此種策略的基礎是平等交流。例如

T:What main reason for this kind agre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