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構建培訓交流機製,突出輔導員培訓工作實效性
培訓交流是提升輔導職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培訓交流能夠提高輔導員整體素質,培養一批專家型、專業型高素質隊伍。一是建立並完善培訓交流體係。采取多種形式,主要有崗前培訓與常規培訓相結合、學曆教育與在職培訓相結合、校內交流與校外交流相結合,融教學、科研、實踐交流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體係。二是重視培訓交流質量。當前,輔導員培訓有關研究和實踐已經廣泛開展,特別是教育部在全國重點高校建立了輔導員培訓基地,我們要充分借鑒國內外優秀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培訓經驗,不斷豐富和創新教育培訓的內容和模式,建立培訓過程記錄和培訓質量評估製度,建立輔導員個人培訓檔案,完善跟蹤培訓質量記錄。三是注重培訓個體差異。高校輔導員隊伍因特定原因,難免存在個體差異,如有的欠缺理論修養、有的缺乏實際經驗、有的視野不夠開闊等等,因此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輔導員培訓交流,滿足個體需要,促進輔導員培訓交流健康發展。
四、完善準入機製,建立輔導員選聘機製
高校輔導員肩負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力量,因此選擇什麼樣的人和怎樣選擇人進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中來就顯得十分至關重要。一是要落實“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選聘標準。要不斷提升輔導員學曆層次,兼顧各高校學科發展需要,盡可能地從研究思想政治、心理學、教育學以及適合在輔導員工作崗位上工作的理工科學生中選拔,把具備優良思想品德、熱愛大學生教育事業、有突出的學科專業背景青年學子選聘到崗位上來。二是完善選聘辦法。輔導員的選聘應麵向全國公開招聘,要在黨委統一組織下,采取組織推薦和公開招聘相結合的方式擇優選聘學生,必要任職條件應當是中共黨員、主要優秀學生幹部,進入麵試後確保不低於1:3的比例進行考察,在考察過程中到學生畢業學校和所在院係進行政治考察,在政治考察中加強與該生院係領導、輔導員、老師、宿舍同學等各方麵的考察。
五、科學管理,建立考核激勵製度
高校輔導員考核激勵製度的建立是專業化隊伍建設的有力舉措,這從根本上決定了高校有必要製定考核與評估的實施細則。一是從理論素養和工作實績等方麵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考評,健全考核指標體係。二是考核標準與內容要具有較強可操作性,要與聘任、晉升、獎懲等掛鉤,形成完善的輔導員工作業績考核體係。三是將發現問題和幫助改正問題相結合,考核情況要準確反饋給本人,幫助其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及時采取措施彌補。四是加強優秀輔導員推薦提拔工作,用組織的力量鼓舞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更加自信、更加昂首的姿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