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主旋律電影是以其特定的故事情節和藝術家的表演為基礎,把娛樂、教育、認知、審美完美地結合起來,從多方麵刺激學生的感官,獲取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所以說主旋律電影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最有說服力的教材。比如我們熟悉的主旋律電影《閃閃的紅星》塑造了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個性的少年兒童形象潘冬子,潘冬子一心想當一名紅軍戰士,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不斷磨煉自己,在失敗及挫折中成長,自強不息,性格逐漸堅強,最終終於實現了夢想。《一個獨生女的故事》描述了女主人公鳴鳴在父親去世、母親病重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上課,同時還要向有重病的同學捐款、向災區募捐的感人事件,為同齡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這些電影故事中有著崇高信仰的主人公的完美形象會深深打動我們,使我們形成豐富高尚的情感世界,也激發著學生樹立高尚的理念和完美的人格,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思想素質的提高,其強烈的震撼效果是任何理論說教都無法比擬的。
7.引導大學生珍愛生命,追求和美的生活
珍愛生命、珍愛生活,這是主旋律電影所要表現的重要內容之一。如電影《驚濤駭浪》中,描繪了在滔滔洪水來臨時,上至中央領導,下至人民子弟兵,都奮不顧身投入到搶險救災中去,最終終於戰勝洪水的故事。再如電影《東方大港》中,為了讓中國能夠擁有世界一流的深水大港,造福人類,壯大國威,主人公那舍棄個人利益團結群眾而為國家社稷的精神,感動著我們,也是我們今天和平美好生活的基礎。又如在反映與非典抗爭的電影《驚心動魄》中,我們看到男女軍醫、列車長等人為了保證全體乘客的生命健康安全,不顧個人安危采取各種防治措施解救非典患者、緩解乘客情緒、化解傳播危機的故事,最後他們也重新獲得了愛情和幸福。這些故事更符合觀眾的心理需要,也有利於主流價值觀的建立和傳播,利於大學生觀眾更加珍愛生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延續性。
總之,主旋律電影通過刻畫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與人物,創造了極高的藝術價值,是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強有力手段。因此,高校應采取措施有選擇地利用優秀的影片讓學生觀看,同時加強電影在高校內部的傳播。而且我們在觀看主旋律電影的同時,更要把它與高校教育結合起來,挖掘“主旋律”電影的育人功能,發揮主旋律電影對當代大學生的特殊吸引力和獨特優勢,最終為建設新時期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這對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健燕.充分發揮“主旋律”電影在高校的德育功能[J].電影評介.2007(11)
[2]魏巍.試論紅色電影在高校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與運用[J].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11(3)
[3]劉高誌.當下國產主旋律電影的主流意識形態表達[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6)
[4]吳正金.以“紅綠”主題教育推進高校共青團工作[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