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每個專業的職業定向都不一樣,每個專業對高職語文課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擔任不同專業授課任務的語文教師就應該根據不同專業的就業方向,製定相應專業的高職語文的課程標準。這樣一來,即使同樣的教材,老師可以根據任課專業的特點和課程標準,適當增刪內容來授課,極大地增強了專業針對性,也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規範語文教材,選取教學內容,體現專業針對性
目前,各職業院校並沒有統一的語文教材,許多高職院校使用的語文教材隻是在原有的中專或高中教材的基礎上加進應用文寫作或交際口才的相關內容編排而成,有的直接使用本科院校的《大學語文》,教材一般偏重於文學欣賞。這些教材由於沒有考慮職業院校語文教育的特點,並不真正適合職業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高職語文課程應針對學生實際,根據其專業特點,麵向用人單位,瞄準就業需要,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因此,教材裏除文學作品外,還要有專業針對性的安排職業能力素質的內容,如實用文寫作、口語交際訓練等,使學生會寫能說有涵養,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另外,文科教研室還可結合所屬院係情況,結合所設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和教師的業務水平自編教材,使教學內容能夠適應任課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
(三)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考核製度,提高職業素質
隨著市場發展,企業對高職生動手實踐能力越來越重視,陳舊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高職語文課程的需要。高職語文的教學模式要從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在教學方法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推陳出新;在課程的開設方式上,為對應不同專業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將“選修課、必修課兩結合”;在教學模式上,采用“理論講授+綜合實踐”加以改進。即高職語文課程除傳統講授外,還要進行綜合實踐的教學模塊設計。通過項目和任務在實際演練中提升語文職業能力。在考試方式上,采用理論考核、情景考核、實踐考核、證書考試(zhc、普通話等級測試)等多種形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
(四)加強師資建設
想要充分發揮高職語文在培養人才方麵的作用,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師必須高素質。第一,任課教師要有專業水平,多出精品課程、積極參加科研立項;第二,任課教師要了解專業背景,充分把握所教專業的特點,針對不同專業選取相應的授課內容,采用推陳出新的授課方法;第三,政策幫助,高職院校應製定全新的激勵機製來調動語文教師的積極性。
語文教學有法,但文無定法,特別是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更要站在市場發展的角度上,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特征、各個專業的特點,根據不同崗位的需要,不唯考試成績呢,隻唯語文職業能力和素養的提高,重新審視我們的語文教學,摸索出一條適合高職院校教學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