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職業定向背景下高職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1 / 2)

試析職業定向背景下高職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

教育論叢

作者:張劍瑞

摘要:針對高職院校知識專業性強學生職業定向性強的特點,以及高職語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缺陷,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高職語文課程標準、改革語文教材、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等進行分析。

關鍵詞:職業定向;高職語文;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張劍瑞(1976.07.26-),女,內蒙古包頭市人,大學本科學曆,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1

“就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導向,培養優秀的職業者是高職院校最重要的教育目標,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通過具有一定職業定向性的課程體係來實現。因次,高職教育的培養特色就是突出實用性,職業性。不論什麼專業或課程都應教授學生將來進入某個職業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掌握的技能,完全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並能得到企業的認可。針對高職院校知識專業性強學生職業定向性強的特點,以及高職語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缺陷,進行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一、職業定位背景下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實際教學中,語文課程還是主要強調了人文教育。一些院校過於強調了語文課程諸如審美欣賞、道德人格、藝術品質等培養目標,忽視專業針對性,這樣的教學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專業特點,不利於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另外,語文教師無論給什麼專業學生上課,教材都是同一種,教案都是同一本,內容重複,方法單一。這就忽略專業差異了和專業背景,忽略了高職院校雖然也是高等院校,但其實質是“職業教育”這一特點。概括來說,高職語文課程作為公共基礎課沒有體現專業針對性,沒有更好地為專業基礎課和學生就業服務。

因此,高職語文課程必須在職業定向背景下把人文教育和職業素養培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正視專業差異,強調職業適應性和針對性。

二、職業定向背景下高職語文課程改革的途徑

高職院校各類專業的課分為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和程設置公共基礎課。高職語文是一門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礎課程,它著力提高學生的實用文體寫作能力和交際表達知識技能和文學審美能力。作為公共基礎課的高職語文,承擔著為專業基礎課和學生就業服務的重要任務。

(一)明確培養目標,調整課程設置,突出職業崗位的實用性

高職語文在不同的專業都應有自己的課程定位,對每個專業的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起到應有的作用。在針對不同專業製定課程定位前,要清楚該專業的專業背景,就業範圍。還應了解比如: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會從事哪些職業和具體崗位?完成這些工作需要掌握哪些知識、能力和素質?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熟悉行業產品動向,有較全麵的專業知識,熟練使用軟件進行方案、標書的編寫,熟悉項目招投標的一般程序,還要有良好的夠通能力和技巧。就業方向是從事市場營銷策劃管理工作,業務洽談、售前市場支持、相關行業廠商產品銷售、市場管理等工作;具體工作崗位有:產品銷售工程師、客戶代表、產品推廣、市場策劃等。高職語文課程設置應側重於經濟文書寫作和溝通技巧。